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13日
第A004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炜——

培优锻强 挺起“工业脊梁”

  □ 记者 黄巍薇 刘娟 通讯员 郭荣铭 孟可欣

  工业是“支点建设”主阵地,经信部门是“工业突围”主力军。2024年,荆州工业经济交出了一张“硬核”答卷,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居全省第三;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3.5%,居全省第四;一批百亿项目全面发力,四大主导优势产业培优锻强,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铸牢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新的一年,荆州市经信局将如何强化支点意识,建功“支点建设”?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了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炜。

  “三向”发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问:市经信局将如何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战略支撑力,在“支点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争一流?

  答:工业是“支点建设”的主战场,市经信局将围绕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扛牢主责主业。

  一是在服务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赋能投资增效。加快落实2025年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资计划,力争本年度完成工业投资850亿元。多措并举做好项目前期,倒排工期,滚动实施,确保2025—2030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

  二是在百亿企业培育上持续发力,推动聚链成群。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延链补链壮链,带动构建产业集群。力争华鲁恒升、美的洗衣机、银科新材、云图、玖龙纸业等2年内突破百亿;白云边、美的楼宇、山鹰纸业、恒隆、亿钧耀能、先导科技等5年内突破百亿,到2030年,年产值过百亿元企业10家以上,每个百亿级企业带动一批产值过10亿元的本地配套企业,构成良好的集群生态。

  三是在激发主导优势上持续发力,加快产业倍增。紧盯高端智能装备、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循环经济等产业“风口”,做实“十五五”时期产业项目储备。推动各县市区完善“1+2”产业体系,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力争到2030年,智能装备、现代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优势产业倍增发展,实现千亿元以上产值规模,半导体新材料、循环经济、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铸强工业“引擎” 跑出发展“加速度”

  问:锚定建设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市经信局将从哪些方面着手,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挺起“工业脊梁”?

  答:产业竞争力是荆州提升城市能级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优,为荆州加快建设江汉平原中心城市筑牢坚实产业支撑。

  一是切实抓好传统产业技改提能。编制重点技改项目清单,加快推动企业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两化融合标杆企业,每年实施技改项目300个以上。

  二是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在专精特新企业中遴选一批“种子选手”,集中政策和资金开展定向培育,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支持先导稀材、太和气体等企业推进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依托海尔智家、成发科技等项目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依托航天南湖等企业发展低空产业,推动江汉众力、速力复材等企业向低空装备及材料应用方向切换,以供应链思维推动新兴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三是聚力助推未来产业争得先机。对现有112家科创“新物种”企业开展全周期梯度培育,推动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力争到2030年“新物种”企业达到200家。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