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14日
第A010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持续发力——

紧盯烦“薪”事 为民解“薪”愁

  □ 记者 融欣

  “拖了这么久,现在终于结清了工资,太感谢你们了!”前不久,拿到欠薪的刘大爷向前来回访的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连连感谢。

  原来,刘大爷与工友在城中村棚户改造项目工地做外墙涂料,工资被拖欠,迟迟得不到解决。市纪委监委与人社部门迅速介入,帮助他和12名工友如愿领到了被拖欠的30余万元工资,相关工作人员受到处理。

  这是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为群众“讨薪之路”保驾护航、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督促职能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反馈相关情况,倒逼工作落地落实,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欠薪突出问题。

  为及时收集农民工欠薪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和人社部门采取“线上+线下”方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专门的举报窗口,在建筑工地、劳务市场等地的显著位置张贴举报公告,公布举报电话与邮箱。通过信访举报、12345热线、行政执法等多种渠道,拓宽欠薪问题线索来源,动态起底欠薪问题线索,建立重点问题台账。对于线索清晰、情况紧急的,启动快速处置机制,优先办理,及时为农民工追回薪资。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化监督优势,建立“欠薪线索动态跟踪库”,对群众反映和问题线索进行分类梳理和动态跟踪,确保监督工作有的放矢。2024年以来,共收集欠薪反映36条、问题线索5件。

  市纪委监委还采取“组地+部门”联动监督模式,组建3个检查组,深入重点工程项目、劳动密集型企业,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用工管理、工资支付等环节进行“嵌入式”监督。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转包、分包行为,防止层层转包导致工资支付责任不清;在施工过程中,抽查用工合同签订情况,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在工程结算阶段,重点监督资金流向,确保工程款优先用于结算工资。集中整治以来,检查政府投资项目12个,发现并及时提醒整改问题3个,将欠薪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市纪委监委积极构建“监督+问责+整改”闭环机制。市纪委监委联系人社部门的派出纪检监察组将欠薪案件办理、工资支付监管、防范欠薪风险等工作责任落实情况作为监督重点,通过列席会议、约谈提醒、走访现场、带案下访等方式,严肃查处欠薪背后的监管不力、推诿扯皮等问题。同时,督促人社部门强化涉薪纠纷的排查预警、协调协商,加大对拖欠工人工资违法违规行为惩治力度,建立完善《政府国企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资制度》《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制度》等4项制度。2024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已督促解决政府国企项目欠薪问题5个,帮助103名务工人员追回工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