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竺祉
夹竹园镇金猫口村卫生室,村医曾召阳正忙着为村民服务。得益于医共体建设,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现在,复杂病情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就可以与县医院的专家沟通,确定治疗方案,解决了群众多跑路、看病难的问题,也让曾召阳服务村民更加踏实。
医疗资源匮乏、患者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公安县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医疗改革,不断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疗保障政策的不断完善,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医疗保障后盾。
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
在章田寺乡卫生院,医生给病人做完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一张网”,检查结果直接上传到了县人民医院区域远程心电信息智慧平台,由县人民医院24小时值班医生接诊,3分钟内出具诊断报告并回传到平台。章田寺乡卫生院副院长毛传明感慨道:“医共体建成以后,确实为基层老百姓提供了很多便利。通过帮代办的平台转诊、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与县域医共体进行联动、专家教授定期到卫生院教学查房等形式,有力提升全院的医护力量。”
近年来,公安县通过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更好满足了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在武汉工作的23岁小伙小刘,日前来到县人民医院骨科复诊。前不久,他因骨折实施了钢板内固定手术,使用的钢板价格1100元,比集采前整整便宜了近7000元。出院时,手术加上治疗费医保报销了近6000元,让小刘颇感欣慰。
近年来,公安县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认真落实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持续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不断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县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胡丽介绍:“医院严格执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共涉及205个药品,药价降幅最高达93%,治疗领域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和常见病,以及癌症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用药等。”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为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县人民医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不合规行为进行监管。成立不合理检查及用药专项治理小组,每月定期开展不合理检查及用药巡查,通过合理用药系统,实行动态预警。通过审方系统实行用药事前干预,同时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建立严格考核奖罚机制,切实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让患者看病更放心。
近年来,公安县不断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持续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县卫健系统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纳入示范点建设,将清廉医院建设与不合理检查、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医用高值耗材等专项整治工作有效衔接,着力解决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加强专项督办力度,实行部门联动、事前提醒、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督的全方位监管,有效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努力为群众营造风清气正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