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丹)16日,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中国荆州籍运动员王祉怡获得亚军。
沙市作为荆州市“育羽摇篮”,近年来向中、省输送了大批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孕育了奥运冠军吉新鹏、谌龙,世界冠军郭振东、王祉怡等,更是凭借扎实的工作,构建起了一套完善且坚实的羽毛球人才培育体系。在这背后,基层教练员功不可没。近日,记者采访了王祉怡的启蒙教练张倩。
做事飒爽、眼里有光,这是记者对张倩的初印象。彼时的她,正在球场上纠正学员握拍姿势。“当初王祉怡来的时候也和他们一般大,都是6岁多的小咪咪伢。”回忆起初次见到王祉怡的情景,张倩笑着说:“她个子很高,打球很有天赋,学得快,反应也快,最重要的是,她和我一样,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
张倩从小长在体院里,母亲是荆州市羽毛球元老级优秀教练员刘正慧。耳濡目染下,她5岁结缘羽毛球,9岁便在省级赛事中锋芒毕露,14岁就进入到省级羽毛球专业队。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挥拍十分有力,和比自己大2岁的队员打球,也不怯场,最后还打赢了。”张倩说,正因为如此,她特别留意这个小丫头,耐心教她战术,即使暂时输了球,但也会稳住,慢慢追上来。
王祉怡也不负期待,一路过关斩将,认真打好每一场球。14岁就进入国家青年队,24岁获得2024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冠军。“王祉怡获得冠军回沙市,我跟她讲,你是我们沙市的骄傲,我们都很看好你,但希望你不要受伤,保护好自己,尽力就行。”张倩说,在教练看来,学员的身体比成绩更重要。
平时,张倩和王祉怡的关系不错。“她每次回到沙市,都会看望我们教练,并亲临球场,指点正在努力拼搏向上的师弟师妹们! 而她的每一场比赛,我也都会关注,还会带着她的师弟师妹们一起观看,为师姐加油打气。”张倩说,现在看到王祉怡在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上征战,自己由衷地感到开心,希望她在羽毛球道路上能够越来越好,为国争光。
如今,51岁的张倩,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至今已为省专业队输送10余名羽毛球队员,而她的儿子也在从事羽毛球教练工作。“沙市特别重视羽毛球运动,多所中小学与体育部门合作,将羽毛球纳入校本课程或特色项目,通过‘兴趣班——校队——市队——省队’的阶梯式培养,层层筛选优秀苗子。”张倩说,目前,沙市区在市体校常训的学生近60人,近五年向湖北省队输送了15名青少年运动员,潘胤龙等更是入选国青和国少队。将羽毛球视为一生追求的张倩也有着自己的目标:“争取再培养一个王祉怡,为国家贡献更多羽毛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