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3月28日
第A012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监利市扎实推进“清渠洁岸”“清洁家园”行动——

全民共建擦亮“水乡监利”生态底色

  □ 记者 融欣

  “老家河的水和长江水一样清澈了,大家要自觉保护好环境。”一位程集镇居民一边拿着手机拍摄,一边感叹说。

  自“清渠洁岸”“清洁家园”行动启动以来,监利市以全域整治、全民参与、长效管护为原则,创新机制、示范引领、攻坚克难,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截至3月21日,全市累计清理河道沟渠620余公里,整治重点区域1200余处,发动群众参与20000余人次,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监利市因地制宜探索长效管护模式,机制创新激发治理活力。毛市镇陈赵村设立“垃圾分类积分超市”,村民通过分类投放垃圾可兑换生活用品,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网市镇建立“红黑榜”“晾晒台”动态公示制度,每月评比、双月拉练,考核结果直接挂钩村干部绩效;荒湖管理区将问题整改纳入“十户联治”包保考核,推动环境治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朱河镇创新“自查整改+专班暗访”双轨制,各村每月开展清洁大扫除问题自查,镇专班全程督办整改质量,形成“发现问题——快速响应——长效巩固”闭环链条。

  聚焦重点区域打造示范标杆、精品样板。上车镇、福田寺镇联合推进G351分洪段、周门寺段综合整治,清理沟渠26.9公里,沿线植树造林形成绿色走廊;棋盘乡以S270省道、洪湖西岸为核心,拆除违建15处,新建文化广场,打造“水清岸绿、路景交融”的生态景观带;尺八镇在陶市村、王家巷村推行“党员中心户”联片包保,开展农户互评活动,带动朱尺路沿线实现“扫干净、码整齐、栽满绿”目标;汪桥镇对市级主干道实施绿化提档升级,补植苗木、刷白除虫,打造“一路一景”精品路线。

  以群众为主体构建共建共享格局,全民参与,凝聚共治合力。桥市镇召开29场“墩台会”,发动1326户签订文明卫生承诺书,村民主动清扫房前屋后;程集镇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机关干部与群众共同清理河道垃圾;荒湖管理区通过入户动员,群众参与率较行动初期提升40%,形成“干部带头干、群众主动干”的良好氛围;教育系统同步推进“小手拉大手”行动,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参与垃圾分类、沟渠清理,让环保理念从校园延伸到社会。

  此外,全市上下还针对顽疾问题重拳出击,攻坚克难突破治理难点。容城镇组建专业施工队,对长江路、玉沙大道等9.7公里城区主干道开展“地毯式”清理,五支渠省水质考核点经高标准整治,水质显著提升;大垸管理区集中整治杨柳公路沿线,清理“牛皮癣”广告160处,改造提升杨洲一队等落后片区;分盐镇开展红卫河市场乱搭乱建专项整治,拆除违建棚亭23个,疏挖沟渠18公里,彻底解决多年“脏乱堵”问题;红城乡通过交叉检查交办237处问题,实现“发现一处、整治一片”。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路段认养”“积分激励”等机制,推动整治行动向背街小巷、田间地头延伸,持续擦亮“水乡监利”生态底色,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奠定坚实基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