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彭蔚 冯政 特约记者 夏自宇 通讯员 鲁萌 胡艺之
人物名片
马莉,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
如果说外科医生是躯体的“修理匠”,那心理医生就是心灵的“清道夫”。她不在手术台上苦战,但同样为生命与病魔抗争。她以专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无尽的耐心,帮助患者穿越心灵的迷雾,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聆听者 与患者共情
“心理疾病患者内心的痛苦,只有医生才能感同身受。”马莉说:“由于这类疾病的隐蔽性,哪怕亲近的人也不易觉察,常常被称为疑难杂症。我们是‘聆听者’,同时也是钻研者,要用心搜索患者内心深处心理异常感受的蛛丝马迹。”
53岁的李女士,被头痛、胸闷、腹痛,胃胀、睡眠差等症状折磨三年之久,辗转各大医院多个科室,做了各种检查和对症处理,效果始终不理想。“求医无门”的李女士找到了马莉说:“您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马莉为她做了躯体化测评,评分较高且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考虑是躯体忧虑障碍。充分沟通后,马莉为其制定了全面的综合治疗方案。经过近一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重新跳起了广场舞。
像李女士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悲伤沮丧的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失控频繁自伤的花季少女……都在马莉这里治愈了疾病、重拾信心。
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到配合治疗,到信任,再到治愈,马莉用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收获了患者发自内心的感谢,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怎么才能“有温度”? 马莉认为,最重要的是医生用心和患者沟通,和患者共情,注重细节。做他们坚实的“后盾”,把微信给患者,让他们有情绪咨询途径,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有温度”。
善医者 心身皆为医
善医者,心身皆医。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神经内科博士毕业的马莉,选择了心身医学亚专业。从2006年踏入工作岗位,除了学习和科研,马莉一直坚持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
身病易治,心病难医。基于对患者需求的思考和对治疗效果的追求,马莉及团队做出了许多创新和探索。
“很多患者始终抗拒药物治疗,于是科室建立了‘心身疾病非药物诊治中心’。”马莉介绍,该中心配备了心理CT、心身反馈系统、团体心理治疗器材、沙盘治疗器材、宣泄治疗器材、经颅磁刺激、失眠治疗仪等。
作为心身医学亚专业的负责人,马莉经常思考如何在综合医院提供市民满意的心理健康服务。经过多年沉淀,团队逐渐壮大,服务能力逐渐提升,形成“神经内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团队服务模式,获批中华医学会授予的“中国高级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国家卫健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授予的“防治经验科普推广单位”“中国睡眠研究会”授予的“全国睡眠障碍筛查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长江大学精神病学教研室”。
为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马莉走进学校、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讲座与义诊。此外,她还主持、参与市级科研项目3项,并承担了长江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教学任务。
工作中,因为要深入挖掘患者的生活、心理状态,马莉体验到更多的人生经历。正因为见过太多患者的悲观与绝望,马莉更用心去对待自己的事业,并时刻提醒自己勤学习、多思考,才能从容地面对更复杂的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