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荆文静 孙晓旭 通讯员李文文)近期,清明祭扫进入高峰期,聚焦群众祭扫服务需求,市民政系统全力开展祭扫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倡导文明祭扫、错峰出行,上周末共服务祭扫群众8.2万人次。
3月29日至30日是清明节前首个周末,为错峰出行,不少市民手捧鲜花前往殡仪馆、公墓缅怀亲人、寄托哀思,全市单日祭扫客流量超过4万人次。
为应对清明祭扫高峰,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绿色、和谐,市民政部门对全市公墓、骨灰堂、集中安葬区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电器线路等隐患,同时督导殡葬服务机构开展祭扫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行预约、错峰祭扫,设置分流通道,安排志愿者引导,避免人员聚集,禁止燃放鞭炮、使用塑料祭祀用品等,设置集中焚烧点并配备消防器材。
与此同时,市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四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政策,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坚决查处殡葬服务机构巧立名目收费、超标准收费、强制捆绑消费、趁机变相涨价等行为,保证殡葬服务机构同类殡葬用品价格不高于市场价、中低价位殡葬用品足量供应,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据悉,为营造文明绿色祭扫氛围,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市民政部门将组织殡葬服务机构设置鲜花置换点和便民服务点,积极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大力推广“互联网十殡葬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网络祭扫、远程告别等在线服务项目,鼓励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