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02日
第A004版:教育聚焦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我市学校体卫艺教育工作法在全省作交流

  本报讯(通讯员范晓东)近日,2025年湖北省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专题培训班在咸宁市开班。荆州市教育局“以‘戏曲进校园’为抓手,构建‘非遗传承+美育实践+创新融合’育人模式”的创新作法在全省作经验交流。

  近年来,荆州市教育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方案,以艺术课堂教学、义务教育“双减”和艺术社团活动为牵引,构建市、县、校层层联动的美育学习和展演机制,艺术教育百花齐放,美育特色不断彰显。以“戏曲进校园”为抓手,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非遗传承+美育实践+创新融合”育人模式,积极开展戏曲艺术普及教育,整体提升中小学生审美素养,形成了课堂教学与课堂活动相衔接、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校园戏曲传承发展的新局面。2024年,荆州市报送的京剧《小放牛》荣获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奖”,成为全省戏曲教育标杆。

  该局坚持高位主导,倾心构建戏曲传承新格局;依托资源平台,精心创设戏曲传承新动能;根植荆州特色,全心开辟戏曲传承新模式;强化家校社协同,依托数字化平台,提升了学生戏曲素养,营造了戏曲传承的良好氛围,达到了浸润学生心灵,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效果。

  下一阶段,荆州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整合宣传、文旅等部门的艺术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戏曲传承”工作,继续优化“非遗传承+美育实践+创新融合”育人模式,不断提高育人成效,促进全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