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旭 杨尹 吴斌 通讯员 赵书涵 杨亚兵
街河市镇地处松滋市中南部,辖区面积82.76平方公里,自古为松滋南部商贸枢纽。全镇规上工业企业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4亿元、同比增长17.3%。三年新增“四上”企业35家。
2024年全镇工业商贸税收1300万元,实现3年翻番,镇域经济跃居松滋市首位,荆州市二类乡镇榜首。街河市镇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街河市镇新星村入选全国“零碳乡村”标准试点。
晨光初现,微风拂面。松滋市街河市镇,巨大的发展浪潮正悄然涌动。从曾经的“追赶者”到如今的“领跑者”,街河市镇用三年时间,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在深化存量变革、加快增量崛起、谋求变量突破的征程中不断前行,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三步走”激活产业“聚变效应”
在街河市镇东升村,湖北松滋新沄创业园办公楼的外墙上,满墙的企业牌匾熠熠生辉,这是镇招商专班近年来招商引资的成果。
“我们坚持‘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先易后难、颗粒归仓’的思路,创新实施‘三步走’引资策略。”该镇党委书记杨启俊说,这一策略既考虑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的现实,又充分发掘镇区商贸传统优势:第一步引进客商成立销售公司,第二步租厂房试生产后帮扶进规进限,第三步企业稳定后自建厂房扩大投资。
走进湖北科宁科技有限公司那忙碌的生产车间,4条自动化表面活性剂生产线正有序地运转着。这家于2023年通过招商成功引进的化工企业,诠释了街河市镇“三步走”引资法的经典路径。
首先,注册公司开展销售业务,“投石问路”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探清道路。“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很快在镇政府帮助下租赁厂房,投入生产线,在当年便顺利进规入库。”企业负责人吴照国说,如今,企业正紧锣密鼓地筹备自建厂房以扩大生产规模。预计今年下半年动工建厂,投产扩能后,年产值预计达到5000万元。
这种“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灵活策略,成了街河市镇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通过“三步走”的精准布局,三年间全镇新增“四上”企业35家,其中商贸业22家、工业6家、服务业5家、建筑业2家,涵盖多个产业领域,形成“二产打基础、三产增活力”的产业生态。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