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03日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清明时节当“三思”

  □ 本报特约评论员 薛家林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春和景明之时,我们即将迎来清明节。这一历经2500多年岁月洗礼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孝道传承、家风赓续和对先贤的追思。

  清明当思孝,厚植家国情怀。孝道,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道德之基。在清明节,人们慎终追远,通过祭扫等方式,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深切缅怀。亲人在世时,悉心孝养父母,满足他们物质生活需求,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以实际行动让父母身心愉悦,这才是孝道的完整内涵。孝道不仅关乎家庭和睦,更与国家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只有每个家庭都践行孝道,整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国家才能根基稳固、繁荣昌盛。

  清明当思廉,涵养清正之气。清明,不仅是自然万物的清洁明净,更应是人们心灵的纯净无垢、行为的清正廉洁。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廉洁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它要求我们坚守内心的底线,不为物质诱惑所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廉洁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关系人民群众的福祉。在清明时节,更应借节日之名,行自省之举。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省是否真正做到了廉洁奉公,是否在工作和生活中坚守了原则底线;自警是否受到了不良风气的侵蚀,是否存在潜在的廉洁风险;自重言行举止,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与荣誉。只有守住清廉之本,将“清廉做人、清廉为官”的理念扎根于心,才能保持清醒,涵养浩然正气、引领社会清正廉洁之风。

  清明当思贤,凝聚奋发力量。清明节,不仅是家族祭祀的时刻,更是缅怀先贤先烈的重要契机。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缅怀先贤先烈,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的追思上,更要将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怀敬业报国之志,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常思贪婪纵欲之害,时刻警惕欲望的陷阱,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常存建功立业之心,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开拓进取。

  清明,是追思过往的节点,更是启迪未来的起点。让我们在清明之思中,净化心灵、传承美德、凝聚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精彩篇章,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