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郑文刚 韩俊康
近日,马家寨乡5.5万亩油菜花海翻涌出金色波涛,与浩渺长江一起扮靓美丽春色。作为“全国双低油菜第一乡”,该乡正全力书写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交融新篇章。
在马家寨乡长江村,一架植保无人机在花海上空精准作业,让药雾如细雨均匀浸润花蕾,为传统农业注入科技基因。这种“智慧农作”模式不仅实现种植效率跃升,更构建起稳产增效的防护网。
近几年,长江村以油菜产业为主导,种植面积稳定在3500亩左右,机械化覆盖率超过85%,从播种到收割,各环节都实现机械化,既省人力、又提高效率。每亩油菜产值超1100元,油菜产业已经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撑。
从长江村沿江堤向东5公里,文新村渔民文化广场别有洞天。斑驳木船、泛黄渔网诉说着长江渔歌,岸边鱼汤泡饭店飘出浓郁鲜香。文新村巧妙融合油菜花海与旅游资源,以花为媒,因势利导发展赏花旅游,打造游客难以忘怀的美景、美食。
文新村环境整洁优美,道路宽敞平坦,基础设施完善,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村内浓厚的渔文化氛围,通过老物件展示、特色建筑等方式得以传承和弘扬。游客们不仅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更对这里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近年来,马家寨乡立足“全国双低油菜第一乡”金字招牌,将5.5万亩花田化作金色经济引擎。除传统的菜籽油加工,更开发出花蜜、鱼腥草饮品等文创产品,构建起“种、赏、游、购”产业链,通过油菜花赋、骑行赛事聚拢人气,探索出“农旅+研学”发展新路子。
马家寨乡通过菜籽油、花蜜、鱼腥草饮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带动村民入股创收。依托油菜花节、骑行活动引流,串联了彩虹公路、砖瓦厂研学基地等,构建起“农旅+文化”体验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