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卢成海 赵保佳 特约记者 夏自宇 通讯员 鲁萌 胡艺之
肝脏、肾脏均长有肿瘤,传统治疗方法是先将肝脏肿瘤切除,后期再切除肾脏肿瘤。这也意味着,患者需要2次住院,接受2次手术治疗,且前腹后腰还会分别留下30厘米、15厘米的手术切口。能否将2台手术整合成1台手术,既能同时切除肝脏肿瘤和肾脏肿瘤,又能保证手术的最小创伤?
近日,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与泌尿外科专家团队联合完成荆州市首例机器人辅助联合手术,通过一次麻醉,成功为一名46岁女性患者精准切除肝脏10厘米血管瘤及右肾肿瘤。该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荆州市机器人联合手术技术空白,更为复杂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标志着该院机器人微创手术迈向更高台阶。
荆门市沙洋县46岁的徐女士(化姓),两年前体检时发现肝脏第八段存在一个占位,经诊断为肝脏良性血管瘤。因瘤体较小,当时只需定期复查。然而,两年后复查发现,血管瘤已长至10厘米,手术治疗迫在眉睫。患者慕名来到市中心医院,向肝胆胰脾外科二病区主任、医学博士王帅求诊。
在完善术前检查时,王帅发现,患者肾脏下极同样存在占位。随即,王帅迅速联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廖义翔,并组织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进行术前评估。考虑到患者对美观的需求,结合机器人手术微创、可同时开展多台手术的优势,专家们决定为患者施行机器人联合手术。
王帅、廖义翔两位专家凭借精湛医术,成为此次主刀医生的“王炸CP”。
术中,王帅博士团队率先借助机器人完成肝脏血管瘤切除,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肝脏组织。随后,廖义翔博士团队接力,在机器人辅助下切除右肾下极肿瘤。整台手术仅在一次麻醉下完成,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创伤与恢复负担。
为进一步减少患者创伤,手术团队对布孔进行优化布局。在标本取出环节,鉴于肿瘤为良性,医生借助术中的2至3厘米切口,将肿瘤绞碎后取出,避免了额外切口带来的创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一周后康复出院。
廖义翔介绍,本次机器人辅助联合手术,一次性精准切除肝肿瘤与肾肿瘤,有效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与痛苦。机器人系统的3D高清视野和灵活机械臂,使医生能在狭小空间内更精准地切除肿瘤,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正常肝组织和肾功能。
此次多学科协作的机器人联合手术,不仅彰显了市中心医院在复杂肿瘤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患者带来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新选择。未来,医院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深化多学科协作与微创技术创新,让更多患者享受精准医疗带来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