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落地要“实”,让项目成为“就业金矿”和“税收引擎”。项目落地后,能否带动就业、增加税收,是检验成效的“硬指标”。洪湖智能制造产业园计划引入30余家企业,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监利半导体项目达产后年缴税2700万元……这些数据背后,是老百姓的“饭碗”和地方财政的“活水”。要让项目真正“开花结果”,需强化监督考核,确保项目“不烂尾”、资金“不打水漂”。
环保要“严”,让项目与生态“共赢”。重大项目不能牺牲环境。湖北光大项目二期规划清洁能源发电,实现用电自给自足;江陵亚东建材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既环保又降成本。这说明,绿色技术、循环经济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必选项”。只有守牢生态红线,项目才能走得更远。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但要让其真正释放动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拧成一股绳。服务要“快”、对接要“准”、落地要“实”、环保要“严”,只要把这些做到位,148个项目的“种子”,终将在荆州大地长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郁郁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