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07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从“花海”走向“蓝海”

  (上接第1版)

  桃花山镇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最小化生态扰动”开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农作体验、亲子研学等“无烟项目”,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同时,积极推广生态种养模式,打造“一村一品”万亩林果基地和稻虾连作基地。此外,还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塑造干净整洁、生态优美的整体风貌。

  除了每年的桃花旅游季,桃花山镇还积极探索“桃子节”“皱皮柑节”等活动,全景呈现桃花风物之美,实现“以节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

  深挖资源潜力 做强优势产业

  随着桃花山镇生态文旅强势“出圈”,乡镇产业发展的蝶变也悄然上演。

  近年来,桃花山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民宿餐饮、特色亮点等建设,吸引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全镇从事民宿、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的商户超过300家,景区周边群众户均增收超20万元。2024年,桃花山镇接待游客数量超过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000万元。石首桃源小镇景区已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被湖北省纳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计划名单。

  走进桃花山镇易龙湾民俗村,徽派建筑风格的白墙青瓦与马头屋檐映入眼帘,民宿室内装修精致、布局合理、配备完善,让游客充分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同时,又住得舒心。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已由传统农村变身为集吃、游、玩、住为一体的农家乐乡村旅游点。

  “镇里旅游发展得好,解决了我们的剩余劳动力,通过售卖农特产品可以增加收入。每到旅游旺季,每天可以上客四五十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桃花山镇古井口农庄老板刘崇宪告诉记者,每年3、4月桃花盛开时,是农庄生意最为红火的时候,最高峰日接待游客上千人。村民们自家产的皱皮柑、血红桃、桃花山土鸡等传统农产品也成为游客眼中的“香饽饽”,常被抢购一空。

  如今,生态文旅产业已成为石首市桃花山镇发展的强劲引擎,不仅带动当地产业繁荣、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更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风貌和文化内涵。

  乘着“赏花经济”东风,桃花山镇正积极推进坞里桃花民宿、易龙湾民宿二期、红军学校二期、吕家湾、徐家咀露营基地等项目,助力桃花山成为火爆鄂南湘北的旅游胜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