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08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6亿余元

  本报讯(记者万杨 通讯员熊婧宇)记者昨日从市商务局获悉,清明假期,市民祭扫踏青与消费需求叠加释放,全市消费品市场供需两旺,呈现“传统与创新并重、品质与活力共存”的鲜明特点。4月4日至6日,我市共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8场,全市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6.53亿元,同比增长9.5%。

  清明假期,荆州各大商圈以“春趣”“焕新”为主题,推出丰富多彩的消费体验活动,激活城市“春日经济”。荆州园博园推出“花漾荆楚 多彩园博”主题花展,荆街举办“春日宴”系列活动,成为市民踏青游玩的热门打卡地。据统计,4月4日至6日,我市商务部门重点监测的17家商超、综合体共实现销售额9393.15万元,同比增加10.1%。

  清明假期,市民消费热情高涨,健康化、品质化趋势尤为突出。各大商超、生鲜卖场针对节令消费特点,一方面备足传统祭祀用品,另一方面围绕家庭聚餐、郊游野餐等场景,重点推出有机食品、低糖饮品等健康品类,其中无添加糕点、时令春笋、生态禽蛋等商品销量环比增长显著。兼具民俗与创意的“春日限定”商品同样走俏,除青团外,艾草香囊、手工蒿子粑粑等融合传统习俗与现代审美的特色商品,也成为消费者购物篮里的“新宠”。节日期间,有机青团、无添加糕点等时令食品销量同比增长18%,环保鲜花、电子香烛等绿色祭扫用品销售额1370万元,同比增长15%。

  随着春游季到来,市民纷纷升级出行装备,适合户外拍摄的智能手机、运动相机、无人机等数码产品销量显著攀升,汽车市场“以旧换新”热潮涌动。智能家电也迎来“焕新”热,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持续走俏,加速形成“品质+科技”消费新格局。

  为保障清明期间我市市场供应稳定,全市商务部门积极协调指导主要商贸流通企业提前做好蔬菜、肉类等调运工作,丰富商品种类,繁荣节日市场。截至4月6日,全市可供大米9425.38吨、面粉面条1834.77吨、食用油1985.54吨、鸡蛋726.85吨、猪肉4150.93吨、禽肉4251.76吨、牛奶974.96吨、蔬菜26588.85吨、主副食品2966.43吨,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平稳。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