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08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高新区科技孵化园:

构建产业生态链 助中小微企业成长

  □ 记者 黄思明 孙颖

  近日,走进位于荆州高新区科技孵化园的湖北夏及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夏及中药”)生产车间,崭新的不锈钢发酵罐整齐排列,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自动化控制系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酵酸香。

  这是夏及中药新上的饲料发酵中试生产线。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忠华介绍,入驻高新区科技孵化园两年多来,夏及中药生产持续扩容、发展不断提质。中药材育种方面,在去年半夏、白芨2个品种基础上,增加了毛慈菇、石菖蒲、射干3个品种,种植规模增加到2000亩;技术研究方面,与长江大学共建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实验室,突破毛慈菇等兰科植物直播技术,已形成科技转化成果约600万元,并建设了半夏标准化种子生产线,发展向新向好。“企业成长离不开园区的优质服务。今年初,公司要建设饲料发酵中试生产线,得知情况后,园区为企业接水、接电,保障生产线顺利投产。”杨忠华说。

  夏及中药的发展故事,是荆州高新区科技孵化园服务企业成长的一个缩影。

  为助力在孵企业成长,园区积极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转移和产业研究等专业化服务,构建“生产—研发—孵化—成果转化”产业生态链,加快中小微企业成长速度。同时,创新推出基金参股、金融支持和租金入股等多元化扶持举措,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目前,荆州高新区科技孵化园已引进17家企业,入驻率达72%;已成功孵化2家规上工业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园区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吴坤介绍,今年一季度,园区总产值达39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可突破亿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