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在“点”上聚焦、从“线”上提升、向“面”上铺开,以流经境内的条条灌渠为界,熊河镇将全域划分为17个“人居环境整治点”,以“清洁家园”行动为总抓手,实行包片包村工作机制,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包片包村、村组干部落实到组到户。
墙上有“图”、心中有“数”、脚下有“活”,镇村干部帮村民算清经济账,列出整改清单,累计归整房前屋后杂物堆3000余处,残砖乱瓦变废为宝建设“小三园”150余个,零补偿拆违拆旧35处,疏挖沟渠32公里,建设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个,卫生厕所8163户,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将问题逐一销号,把“诊断清单”变成“康复清单”,熊河镇正以全域发动、全民参与、全镇覆盖的决心,将一泓清水送下游。
全链招引 招商引资聚势跃升
草长莺飞时节,江陵大地铺开一片金黄,熊河镇沿江产业园热潮涌动。在骏禾豪(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随着中控室内“一声令下”,水泥、沙、碎石等生产原料被远程投送,顺着传送带进入水泥仓进行调和,砂浆、混凝土便源源不断涌出。
“2024年,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103万元,上缴利税超80万元,于年底满足进限标准,提交入库资料。2025年,我们将向着总产值突破3000万元目标迈进。”骏禾豪(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覃兆军信心十足。
近几年,随着华鲁恒升、华电江陵等一批百亿项目陆续在江陵开建,高性能混凝土需求持续增长,熊河镇依托“紧靠园区、就在园区”的优势,敏锐分析行业趋势:产业链有需要,强链补链就是招商契机。
以四大优势主导产业的下游配套为切入点抓招商,通过梳理产业链上下游,镇招商专班迅速锁定骏禾豪,带着详尽的招商方案,仅一次拜访,双方便商定投资新建40万方混凝土生产项目。
针对骏禾豪的转型需要,熊河镇准确匹配企业需求,提供项目落地的全流程服务。高性能混凝土项目施工半年内投产、一年完成进规,骏禾豪(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实现转型,成为华鲁恒升建设配套中的一环。这也是熊河镇瞄准头部企业,开展“链式招商”的生动实践。
“招商是唯一出路,项目是唯一载体。”近年来,熊河镇坚持内外联动、前后配合,驻外招商专班紧盯“两单”做好敲门招商,镇内专班发挥乡贤、校友资源挖掘项目,持续坚守打好“驻点战”、挖掘信息打好“回归战”、落实制度打好“调度战”。2024年完成新签约项目数18个、新注册项目数13个、新履约项目缴款项目数18个、新签约项目开工数15个,在全市一类乡镇中排名第三。
全程服务 “二期项目”扩规裂变
赶订单、忙生产,湖北龙生食品有限公司一期生产线上一片繁忙。厂区隔壁,龙生食品总投资1亿元、占地113.42亩的二期预制菜生产加工项目工地上,新厂房的建设也如火如荼。
距离龙生食品不远处,湖北微塑园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厂房内,数十名技术工人正对即将投产的再生高粘切片生产线进行最后调试。这是全国单体量最大产能的“黑灯再生工厂”,日产能达600吨,年回收加工废塑料瓶约25万吨,是国内再生PET行业的标杆企业。
通过“十问十帮”,熊河镇了解到微塑园有扩产升级需求。在江陵开发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服务专班迅速组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就此展开。
土地是首要难题。资规部门加班加点、连续奋战,提前完成测绘到审批的全流程;供电部门创新带电作业法,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同时完成高压线迁移;城管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建材运输昼夜不停。
“我们刚提出需求,政府就把‘生地’做成了‘熟饭’。”湖北微塑园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振国感慨道。
今年5月,微塑园将完成二期项目建设,4条新生产线投产后,将再添深加工能力,可生产3A白片、蓝片等5种系列再生塑料产品,年处理量达10万吨,总产值近6亿元。
作为江陵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熊河镇聚焦企业技术改造需求,以政策扶持、服务创新、资金保障为抓手,全力支持企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2024年,熊河镇持续开展“十问十帮”活动28次,专题调研粮食加工企业、建材企业、物流企业4批次11家。近年来,熊河镇完成工业投资25.9亿元,推动25家企业实施技改项目,累计完成技改投资8.9亿元,带动新增产值3.5亿元。
如今,“二期效应”在熊河工业版图上接续显现,持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