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融欣
傍晚时分的荆州港监利容城港区新洲码头,塔吊灯光刺破江雾。码头平台上却是一派繁忙景象,生产工人顶着凛冽江风,指挥吊机吊装作业,将一根根重达7吨的预制T型桩精准吊至平板车上,随后被迅速转运至11公里外同样繁忙的一处施工工地。
自古以来,监利依水而兴。长江在这里流出143.9公里“黄金水道”,是湖北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县域。2010年,荆州拉开打造亿吨组合港“一港十区”大幕,监利港的建设蓝图也由此展开。
监利港分为容城港区和白螺港区。容城港区陆域占地总面积18.22万平方米,地处容城镇横岭村,位于长江中游左岸大马洲水域,陆路东距武汉230公里,西距荆州100公里。容城新港现有3000吨级泊位4个,年吞吐量约350万吨,于2023年底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港投用后,我们的产品可通过水铁联运直达重庆,物流成本降低18%。”监利一家专门从事木材生产的企业负责人说。
随着这座设计年吞吐量300万吨的现代化港口建成投用,监利全面构建起高效的水陆联运体系。据测算,货物经长江水道转运至武汉仅需6至8小时,至重庆约24小时,配合陆路运输网络,大幅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使监利成为湘鄂两省货物中转的重要枢纽。
顺江南下至白螺港区,也是一派繁忙景象。2024年,白螺物流港一期项目建成,年原材料吞吐量突破150万吨,带动监利造纸产业集群规模突破百亿元。
白螺物流港对面便是岳阳城陵矶,相距不到10公里。该港与岳阳城陵矶港形成“1小时航运圈”,湘鄂两省货物在此实现“无缝换乘”。2020年以来,金澳石化专用码头、玖龙纸业专用码头陆续入驻白螺港区,监利水运优势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