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12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无需浇水施肥,根、籽、花皆可利用,它的生长就这么任性——

松滋刘家场600亩油用牡丹“花开遍地金”

    松滋市刘家场镇仙楼香村620亩油用牡丹竞相绽放,美景怡人。

    采摘油用牡丹。

  本报讯(通讯员张子翰 记者陈明阳)牡丹雍容华贵,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近日,松滋市刘家场镇仙楼香村620亩油用牡丹正值盛放期。该品种兼具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其根、籽、花皆可利用,浑身是宝,现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新途径。

  仙楼香村党支部书记汪云峰表示,该村自2016年起从山东菏泽引进油用牡丹种苗及种子,利用扶贫荒山荒地资源进行种植,经过三四年培育,目前种植规模已达620亩。油用牡丹属原生牡丹品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仙楼香村通过盘活闲置山地资源,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村民参与油用牡丹种植。该品种因耐旱性强、几乎无需人工浇水施肥,具有显著的管理成本优势,为农户创造了稳定收益。项目现已带动50余户村民实现增收,并形成涵盖种植、管护、采摘等环节的就业岗位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牡丹油产业链,村里还配套建设榨油车间,即将投入生产。该榨油车间引进了先进的榨油设备,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设计,从牡丹籽的筛选、清理到压榨、精炼,每个环节都能实现高效运作。

  汪云峰介绍,全村动员农户种植油菜等油料作物,后续又发展油用牡丹特色产业。这些原料都集中进行压榨,再通过精炼设备完成脱脂、脱磷、脱酸等工序,最终达到一级食用油标准。产品已通过相关商标认证和检验,进入市场销售。

  牡丹进入盛花期后形成显著景观效应,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往。在通往仙楼香村的蜿蜒山路上,持续有车辆驶向村庄,游客们对深山中呈现的牡丹花海景观赞叹不已。游客流量红利有效提升了村庄活力,也让仙楼香村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坚实步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