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14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因“羽”相聚 “挥”动荆彩

中国·荆州2025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羽毛球邀请赛释放城市热度——

    比赛之余,参赛选手和观赛球迷们体验荆楚非遗文化。(记者 肖琦 摄)

    中国·荆州2025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羽毛球邀请赛赛场上,参赛选手奋力拼搏。(记者 潘路 摄)

  □ 记者 陈丹 通讯员 朱望君

  吊球、勾球、挑高球……场上,球员拼得惊心动魄。“加油!”“好球!”场下,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4月13日上午,在欢呼与掌声中,中国·荆州2025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羽毛球邀请赛在荆州文化体育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羽”相聚,楚相拥。以这场五星级赛事为契机,来自 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成都等地的60支代表队齐聚荆州,以球会友、共襄盛举;赛场之外,大家“跟着赛事去旅行”,穿越古城,赏美景、品美食,赛事经济、体育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以赛为媒一场赛事带火一座城

  一场赛事,成为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窗口。

  此次羽毛球邀请赛,所有参赛选手都获得了一个以荆州古城墙为基地的完赛奖牌,它采用三维拱形结构,展示力量感与动态美,既完美契合体育竞技精神,又是对荆州古城墙的致敬。而金

  银铜牌则融入了荆州标志性雕塑“金凤腾飞”元素,既能变身实用且富有纪念意义的冰箱贴,也可以作为胸针佩戴,为参赛选手留下一份独特纪念。

  “这是我见过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奖牌,以后看到它,就会想起荆州。”参赛选手纪萍拿到完赛奖牌后赞不绝口:赛事组织有序,服务细致周到,比赛精彩纷呈。

  在享受羽毛球运动激情的同时,参赛选手们还领略了荆风楚韵。活动期

  间,市文旅局组织大家走进荆州古城宾阳楼、张居正故居、关帝庙等景区,感受荆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赛现场还设置有非遗展示体验区,让参赛选手在竞技之余体验非遗手工艺,感受荆楚传统文化的魅力。

  “荆州真是值得一来再来的地方,带给我很多美好回忆。”长沙参赛选手赵修军说,这是他第三次来荆州比赛,荆州古城墙、楚王车马阵、荆州博物馆等景点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羽毛球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江汉风APP等新媒体报道也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话题量和关注度,记录下选手们的奋力拼搏、市民们的热情好客,成为展示魅力荆州的生动注脚。

  “流量”变“留量”以体兴旅激发新动能

  因为一场比赛,爱上一座城。这不仅是参赛选手们的真切感受,也是众多来荆观赛的羽毛球爱好者们的共同心声。

  赛事期间,全国多地羽毛球球迷纷纷将目光聚焦荆州。从武汉赶来的球迷刘宇阳和妻子在现场见证了喜爱球队的得分瞬间,激动之余,他不忘发朋友圈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一喜悦。

  “荆州的绿化真棒,城市干净整洁,非常宜居。”来自江苏的球迷徐昂说,以前只知道荆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次来到荆州,对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吃辣,荆州美食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味道非常好。”来自成都的球迷刘奇说,他白天看比赛,晚上去荆州古城墙赏夜景,在大赛巷品尝特色小吃,感觉非常惬意。

  尽体育之责,强体育之教。赛事期间,还开展了“体育支教”活动,通过“冠军校园行”,充分发挥体育冠军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兴趣,进一步推动体教融合发展。羽毛球世界冠军杜玥走进沙北实验学校和荆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与师生们互动交流,诠释体育内涵,传递奋斗精神。

  中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曹勇认为,荆州是羽毛球运动发展的“热土”,培育出了谌龙、辜家明、吉新鹏、郭振东、龚伟杰、王祉怡等众多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如今,羽毛球已成为荆州的一张亮丽名片,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希望荆州以举办此次比赛为契机,大力培育“羽毛球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羽毛球运动人口,提升羽毛球后备人才的竞技水平。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