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飞 张禹泽
正值各类农作物春耕播种“黄金期”,连日来,公安县杨家厂镇五洲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挖掘机挥舞铁臂修整田埂,工人们争分夺秒浇筑泵房基座,铺设U型槽灌溉渠。
3个月前,五洲村还是1300多块“巴掌田”,农机转不开身、旱涝全靠天。通过实施田、水、路综合整治,分散的零碎地块整合为103块标准化大田,实现“小田变大田”转型升级。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继龙说:“通过‘小田变大田’,大型农机能直接开进田里,省时又省力。灌溉与排水工程完善后,能有效解决农田旱涝问题,农作物产量将会得到大幅提升,这也将有利于我们村发展规模农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公安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提质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1亿余元,对杨家厂镇等6个乡镇13个行政村实施农田连片改造。通过碎片化田块整合,完成集中连片治理3.5万亩,同步建成生产路近200公里、自动化排灌系统70余套、疏浚沟渠近150公里。项目竣工后,项目区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将提升至90%以上,机械化作业率达95%,亩均增产潜力超过20%,为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奠定硬件基础。
在五洲村9#泵站新增专变现场,当地供电单位“江南明珠”党员服务队正在巡检线路,奋力跑好春耕生产“接力棒”。目前,已配合完成全县16处电力设施迁改任务,精准实现“渠网延伸与电网重构同步推进、机械施工与临时供电无缝衔接”的双同步机制,为高标准农田“旱能灌、涝能排”提供稳定电能。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下,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公安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驱动,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其中,国家湿地公园崇湖流域、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粮食安全示范区,率先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同时,以田网、路网、渠网、电网“四网”同频重构为抓手,加速推进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化灌区“双网融合”工程。
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2.2万亩,覆盖130个行政村。通过土地流转为村集体增收超4000万元,实现“碎田生金”。
荆江南岸这片千里沃野,正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下谱写“藏粮于技”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