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卢成海 汪漾 特约记者 夏自宇 通讯员 鲁萌 胡艺之
直肠癌三期老人,合并有严重肠梗阻,半个月里无法进食,也不能排便,只能靠营养液维持生命。老人腹痛腹胀厉害,需要尽快转到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近日,松滋市八宝镇66岁的贺大叔在荆州市中心医院成功接受直肠癌手术,于4月15日康复出院。此次救治的成功,彰显了荆州市中心医院与基层医院“市县共建”合作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显著成效。
一个转诊电话“打通”生命快速通道
“喂,我们这边有个直肠癌合并梗阻的老人,需要马上转诊过来,请安排好床位……”3月30日,荆州市中心医院医联办负责人接到松滋一家医院打来的转诊电话。1小时后,这位松滋老人转到了荆州市中心医院,并住进胃肠外科二病区。
原来,66岁的贺大叔早在1年半以前就患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为了不影响子女们的工作生活,老人一直隐瞒病情。直到半个月前,老人腹部胀痛越来越严重,已经无法进食,也不能排便,每天只能喝点水,这才如实告知自己的病情。子女们立即将老人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治疗。
3月30日下午,老人的检查报告出来,确诊为直肠癌三期,且合并有严重肠梗阻,需要尽快转到上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作为湖北省区域医疗中心,近年来,荆州市中心医院与荆州本地及周边地区医院建立起紧密型医联体的合作模式。一方面,荆医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更多基层群众;另一方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为基层急危重症、疑难杂症患者的及时救治,提供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当天检查结果一出来,在子女们的要求下,老人第一时间转到了荆州市中心医院。
一串结果互认
及时救治赢得时间
“老人在当地医院已经做了抽血、化验、CT、磁共振、肠镜等检查,对于这些标有HR标识的检查检验结果,我们都予以互认。”荆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庞典付介绍,为了更详细了解病情,同时也为了保证手术安全,老人入院后只做了彩超、心肺功能两项检查,这也是术前必做的检查项目。
3月31日,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庞典付根据所有检查结果,对老人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最优的手术方案。为尽快减轻老人的痛苦,他将老人的手术时间特意安排在第二天的第一台。
4月1日上午,手术如期进行。庞典付团队利用3D腹腔镜微创技术,切除病变部位,再予以淋巴清扫、肠道吻合、肠道灌洗等处理,并进行了腹腔温热化疗置管等操作。
据了解,和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肿瘤淋巴清扫不仅范围更广泛,而且更彻底干净。此外,腹腔温热化疗作为国内外先进化疗方法,比传统化疗方法更有效,能有效防止肿瘤细胞的扩散。
4月8日,在术后第7天,老人已能下床活动,肠道也已通气,并能进食流质食物,癌症指标也明显下降,将于4月15日康复出院。
“老人之所以恢复得这么好,一是手术更微创,由于切口更小、创伤更小,促进了快速康复;二是检查结果互认也立下大功,如果这些检查项目都要重新再做一遍,手术时间至少要推迟3至4天,无疑会极大增加患者痛苦以及治疗费用。”庞典付说,对于肿瘤合并梗阻患者,治疗原则是尽早诊断、尽早手术治疗。
2024年8月,荆州市中心医院在全市率先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获湖北省卫健委肯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节省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治疗费用,对于需要及时治疗、及时救治、及时手术的急危重症患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荆州市中心医院医务部负责人唐冬表示。
一句肺腑之言
道出医者如山大爱
“庞主任,谢谢您及时救了我父亲一命!”4月8日上午,看到庞典付主任进来查房,贺大叔的儿子贺先生连忙起身上前,紧紧握住庞典付的手,道出了内心的感谢。
父亲入院之初,贺先生最担心的是,荆州市中心医院会不会认可地方医院的检查结果? 如果再次全面检查,老人的病情将会延误,治疗费用也会增加。能不能治好病? 费用负不负担得起? 各种担心,像梦魇一样困扰着患者和家属。
没想到,不仅检查结果得到互认,而且手术十分成功,术后恢复情况也非常良好,这些都让贺大叔和家人感到十分高兴。
“忘不了,庞典付主任、金源副主任亲自手术,精湛医术救了父亲一命;忘不了,无论夜里多晚,只要父亲病情有变,管床医生邵晋总是第一时间来到床边;忘不了,唐保莉护士长及其护理团队,体贴入微地细心照护……”想起这些天的一幕幕,贺先生内心十分感动。
“庞主任对于我们全家来说,其恩如山、其术精湛、其德当赞。”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贺先生将早已制作好的三面锦旗,分别送到庞典付等医护人员手中。
一键转诊,两地联动;结果互认,及时救治。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流动起来,这场跨城生命接力,是荆州市中心医院区域医疗协同救治的生动实践,也是医联体网络守护区域健康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