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18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公安深耕派出所“主防”,夯实平安根基——

“小切口”解锁基层治理“平安密码”

  □ 记者 张明金 通讯员 张雪

  田间地头,民警现场搭台宣讲安全知识;街头巷尾,警民联合巡防用脚步丈量平安;农家院落,民警主动上门解决急难愁盼……景美、人和、产业兴,离不开一抹抹“警察蓝”的真情守护。

  今年以来,荆州市公安局聚焦派出所“主防”目标,从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等“小切口”精准发力,不断探索实践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数据显示,全市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86.4%,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98.8%。

  压降发案,织密治安“防控网”

  “我的三轮车不见了。”日前,市民王先生来到监利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报警。监利市公安局“情指行”一体化中心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联动,从报警到抓捕再到追赃,全程不到2小时。

  看似一起简单的民生案件,警情“全面研”产生的打防效应立竿见影。在该局侦查中心的支持下,抽丝剥茧、串并深挖,又带破3起入室盗窃案。

  “要想快人一步,就必须先知先觉。”城南派出所所长王红祥介绍,将综合指挥室作为派出所治安管控的桥头堡,充分发挥勤务调度、视频巡查、信息支撑等职能,为警情处置工作提供最优情报和应对措施。

  以“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机制为抓手,荆州公安突出情报信息引领基层警务,指导符合条件的派出所完善“一室支撑两队”警务运行机制,提升主防警务、预防警务效能。

  “警情是治安状况的‘晴雨表’,更是主防工作的‘风向标’。”荆州市公安局“情指行”一体化中心负责人周俊说,荆州公安深化“一市一台”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将各县市区110报警服务台全部收拢,根据每日警情实时分析,哪里人员集中就守护在哪里,哪里警情多发就守护在哪里,哪里隐患突出就守护在哪里,为社会面巡防清查提供“精准制导”。

  荆州公安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依托12个街面警务站,在中心城区实施等级化网络巡防,构建点、线、面全方位防控格局,通过“步巡+车巡+视巡+定点驻守”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做到警察常在、警车常见、警灯常亮,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今年以来,街面可防性盗窃案件实现“零发生”。

  警社融合,共筑平安“共同体”

  荆州区公安分局御路口派出所辖区有大中专院校5所,在校学生7.8万余人,占荆州市高校学生总数的80%。御路口派出所所长周彬说,“2024年涉校警情占全部警情的20%,主要集中在矛盾纠纷。”

  针对这类警情,该所秉承“学生的问题在学校解决”的原则,建立校园自治巡防队,联合辖区各高校选拔487名优秀退役军人大学生组成“戎光”志愿服务队,与学校保卫处、驻校民警共同开展巡查防控、纠纷化解、求助受理等工作。

  据统计,“戎光”志愿服务队成立半年来,化解校园矛盾纠纷127起,协助破获盗窃案件6起,校园警情同比下降32.4%。

  “警力始终围绕民意转,做大群防群治队伍,做强‘最小处置单元’。”荆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周华平说,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带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催生出各具特色的警务、居(村)务融合新机制。

  (下转第3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