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郑文刚 韩俊康)近日,马家寨乡万兴村万亩麦田上空,3架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精准将叶面肥、药剂喷洒到田间。这片翻滚的绿浪中,“科技春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当前,全县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赤霉病防控关键期。江陵县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开展联防联控。据介绍,单台无人机每小时作业可达100亩,相当于30个人一整天的工作量,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业利用率,还使每亩成本下降了60%,真正实现“减量增效”。
与传统的人工喷洒相比,植保无人机借助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在空中进行厘米级精准作业,不仅避免漏喷重喷、踩踏伤苗,更通过精准变量施药技术,使农药利用率提升20%以上。
今年,江陵县投入专项资金,对5万亩小麦开展统防统治,不仅降低种植成本、规避人工施药中毒风险,更为小麦抵御干热风、预防高温早衰构筑起科技屏障。
在“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科技支撑”三级防控体系下,全县正通过统一采购药剂配方、统一制定作业标准、统一实施质量监管,高效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为夏粮丰收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