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4月23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退役电池“变废为宝”湖北睿勤开启节能降排新赛道

  □ 记者 王大玲 李理 李弢

  装满硫酸钴的货车缓缓驶出厂门,发往目的地——中国台湾;仓库门口,工人们正在组织搬运原材料……近日,记者来到湖北睿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探访(以下简称“湖北睿勤”),感受到砥砺奋进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批货物价值约100万元,是台湾客户的试单产品。如果试用顺利,后续每月将会有500万元的订单。”目送货车驶离,公司总经理王纪明满面笑容。

  新客户,新订单。今年年初正式投入生产的湖北睿勤,市场开拓再结硕果,助力公司年产能突破4万吨。

  湖北睿勤是广东在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也是荆州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引进的首个工业项目,主要从事退役锂电子电池资源再利用业务。

  去年5月起,公司开始试生产。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产品经过不断测试、调整后,达到客户要求。目前,公司合作客户主要为国内上市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

  “在这里,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废旧的动力锂电池实现‘重生’。”王纪明介绍,公司对回收来的“退役”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进行处理,经过精拆、破碎、浸出、萃取、净化、结晶和分离等环节,制成电池级盐类产品,实现锂、镍、钴、锰等金属的循环再利用。

  产出的锂、镍、钴、锰,可以制成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上游原料,投入到新一轮的生产中,制成全新的电池,其他产品则作为原料销售给相关企业,资源利用率可达98%,让锂电池安全、高效、绿色回收,实现“退而不休”、“变废为宝”。

  “按照当前订单量和生产量,公司今年预计年处理退役电池量约6万吨,相当于实现15万吨的节能降碳目标。”王纪明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助力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