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周荣欣)为全面提升荆江流域防汛抗旱及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近日,市河道网络与信息化中心成功攻克监控系统时间同步的技术难题,实现全流域监控设备毫秒级时间同步,标志着荆江智慧堤防建设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专项攻坚中,技术团队全力推进技术选型、模块研发、方案验证、实地测试等工作,基于Linux平台构建了智慧水安综合管理平台校时服务体系。该体系采用NTP(网络时间协议)技术架构,以北斗高精度时间服务为基准源,实现了流域内所有监控终端的毫秒级时间同步,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监控数据时间偏差问题,使系统功能从基础监控的“看得见”升级为精准分析的“看得准”。
此项技术突破不仅建立了流域统一的时间基准体系,实现了监控数据时间戳的精准对齐,还进一步夯实了数据底座,提升了水文监测、工程运行等数据价值,为防汛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极大地提升了防汛减灾和工程管理的工作效能和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