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飞
“进城后,环境和资源都将得到改善,不仅能让孩子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也会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让我们更有动力和信心扎根教育事业。”对于学校即将迁建进城,公安县第二中学教师杨娇充满了期待。
从“有学上”到渴望“上好学”“好上学”,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公安县,一场以“高中进城”为核心的教育变革正在展开,这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关键一步,更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实践。
在快速城市化的当下,中国城乡人口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二三十年前,县城人口占比小,农村居民因交通不便很少前往县城。但如今,进城务工、定居的农村居民越来越多,县城人口显著增加。在这样的人口变迁下,原有的学校布局显然不再适配。公安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等多部门曾明确提出要依据人口变化、城镇化规划和产业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等多部门也出台相关文件,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向县城聚集,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高中教育布局调整势在必行。
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公安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乡镇普通高中迁建进城计划,撤并县南闸中学,将公安县第二中学、公安县第三中学迁建进城。这一计划意义深远,通过“撤并合建”实现教育资源重组,新建校园环境将焕然一新,教学设施和信息化设备全面更新升级,先进教育模式也将得到大面积推广。届时,高中优质学位供给增加,近6000名在校师生将从中受益。
“高中进城”后,老校区资源也将得到合理优化。县二中、县三中迁建进城以及南闸中学合并后,南平镇、闸口镇、藕池镇的高中校舍资源将被有效整合,重点打造虎东、虎西两所区域性中心学校。同时,完善乡镇融合型教联体的扁平化管理,构建“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一直以来,乡镇高中因地处乡镇,办学条件不佳,年轻、高学历教师招不来、留不住,教师年龄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乡镇高中发展,也导致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高中进城”则有望改变这一局面。县二中、县三中进城后,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利于留住更多优质教师,吸引新生力量,同时缩小与其他学校的差距,为高中学校规范招生、公平竞争创造良好条件,促进高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公安县自2022年在全市率先启动教联体改革试点,目前已建成28个教联体,义务教育阶段覆盖率达100%,累计交流教师527人次,带动39所薄弱校办学质量提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学习中心课堂”建设,狠抓教学教研。
公安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将以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抓手,既要实现学校资源配置的均衡优化,更要在教学质量提升的均衡发展上取得突破,真正构建起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赢的教育生态,全力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