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延平
大江浩荡,劈开巴山楚水,在九曲回环处孕育千年商埠。沙市人枕涛声入梦、踏浪花前行,骨子里镌刻着“宁在浪尖碎,不向逆流退”的倔强。当新时代浪潮漫卷荆江两岸,这片土地上激荡的不仅是江水,更有“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干成找办法”的时代强音。这个春天,当“冲刺千亿”的号角响彻荆江北岸,沙市人血液里流淌的“闯关基因”再度觉醒——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与其埋怨山高路远,不如披荆斩棘?
找准方向奋进争优
没有翻不过的山,只有不愿迈的脚;没有解不了的题,只有不愿闯的心。
历史反复印证:方向是暗夜航行的灯塔,更是破浪前行的罗盘。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大到一个党、一个国家,都要经常抬头看路,不断校正方向,避免走错路、南辕北辙,避免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这个春天,荆江潮涌见证着沙市人的“坐标重构”。沙市区明确强化支点意识、加速实现城区领跑的奋斗目标,发出了冲刺千亿城区开局之年加油干的冲锋号角,奏响了建功“支点建设”新的征程再出发的领跑序曲。这支奋进曲中,每个音符都跃动着“支点建设”的担当,每个节拍都激荡着城区领跑的壮志。
从社区街巷到产业园区,从科研实验室到民生工程现场,“抬头看路”成为集体自觉。沙市人既深挖“支点”的支棱之力,更校准“领跑”的坐标之位,让每个脚步都踏在时代发展的脉搏上。
敢闯敢试奋勇争先
在区域发展的赛道上,慢进是退,平庸是过。
沙市人字典里的“困难”二字,始终写在“办法”的扉页。这里没有“能不能”的犹豫彷徨,只有“怎么干”的雷霆行动。沙市区党员干部既执归纳法之“显微镜”,解剖现实肌理;更持演绎法之“望远镜”,洞见未来图景。当“今晚再晚也是早”成为座右铭,当线性思维升级为结构化思维,效率革命正在重塑发展基因。
这个春天,沙市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螺旋正在拧成发展DNA,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曲线正在绘就幸福坐标。从“一件事”的执着到“多件事”的突破,沙市干部用“破壁思维”将死胡同凿成通途,让每个不可能都变成方法论。
务求实干奋力争效
与其苦等月光,不如点燃火把;与其仰望星空,不如自己作光。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古往今来,通达美好梦想的坦途只有一条,那就是一往无前地实干;成就壮丽事业的捷径只有一种,那就是久久为功地力行。
沙市区出台了《关于建设“只为干成找办法”干部队伍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实施“只为干成找办法”正反面典型案例通报机制,并建立干部评价考察的“两清单两考核”。方案出台犹如一柄祛除懈怠的利剑,斩断“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庸常锁链。这里没有坐而论道的清谈馆,只有起而行之的演兵场。
一滴水珠的轨迹或许会被遗忘,但千万滴水珠的奔涌,终将“叩开”时代的阀门。沙市人正在用行动诠释:办法是石缝里开出的花,是沙漠中崛起的绿洲,更是躬身者写给时代的答卷。在这片流淌着楚人热血的土地上,每个奋斗者都是执笔人,每个实干家都是追光者,大家共同谱写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壮美诗篇。
历史从不记载旁观者的姓名,但永远镌刻着躬身者的掌纹。机遇不会自动降临,更不会自动转化为发展成果,消极等待不是成事之道,碌碌无为只会坐失良机。那些说“再等等”的迟疑,终将在“抓紧干”的铿锵中化作春泥;所有“不可能”的断言,必将被“怎么成”的实践夯实地基。沙市的星空下,新故事的扉页正在被奋斗者的指纹解锁,而答案永远写在下一次躬身破局的黎明里。
只为干成事找办法! 沙市,I'm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