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5月07日
第A005版:石首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与水乡风情的邂逅

——石首市“欢度五一文化惠民”系列文化活动剪影

  □ 通讯员 王阿靖 谭清泽

  鼓乐喧天歌盛世,非遗焕彩惠民生。4月30日至5月1日,由中共石首市委宣传部、石首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欢度五一 文化惠民”系列文化活动在全市多点绽放,通过“传统文化活化展演+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创新模式,为市民游客奉上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4月30日下午6时30分,文化广场灯火璀璨。由市戏剧家协会精心复排的传统花鼓戏《甘罗拜相》拉开活动序幕。演员们以婉转的唱腔、传神的演绎再现经典,当“甘罗十二为使臣”的传奇故事推向高潮时,台下观众情不自禁随板眼击节应和,形成“戏曲连台唱,观演共此时”的动人场景,生动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命力。

  5月1日晨曦初露,民俗文化巡游率先沸腾全城。来自东升镇新港口村的非遗传承队伍兵分四路,在陈家湖公园、南岳山景区等核心地段开展动态展演。金龙在鼓点中腾跃翻飞,竹马踏着欢快节奏穿梭街巷,采莲船摇曳生姿演绎水乡风情。手持相机的游客李女士感叹:“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鲜活脉搏。”

  当日下午,省级非遗荆河戏专场在桃源小镇惊艳亮相。《百花亭》《穆桂英下山》等经典剧目经创新编排,通过沉浸式实景演出焕发新韵。演员们以“手眼身法步”的精妙配合,将千年楚腔的独特韵味融入山水之间,吸引大批游客驻足品鉴。景区负责人介绍,这种“非遗进景区”的模式使游客接待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夜幕降临,陈家湖公园南广场变身露天艺术殿堂。歌舞《劳动畅想》以现代编舞诠释工匠精神,情景剧《匠心》用戏剧语言讲述劳模故事,器乐合奏《长江号子》则激荡着水乡儿女的奋斗豪情。压轴放映的公益影片《一生交给党》,通过光影艺术赓续红色血脉,为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石首正以“文化惠民+”模式构建全域文旅新格局,通过活化非遗资源、创新展演形式、深化文旅融合,持续擦亮“千年楚韵 活力石首”城市名片,诚邀八方宾朋共赴文化之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