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马骁 通讯员 朱邹萍 王颖
一排排红瓦白墙的三层小楼,修葺一新的绿化带,乌黑的柏油马路旁,造型美观的路灯依次排列;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村容村貌,错落有致的农田,让这座水乡村落显得格外美丽富饶。这是记者对洪湖市乌林镇乌林村的直观印象。
在乌林村采访的几天时间里,记者一直在思考:昔日在乌林镇乃至洪湖市都排名倒数的“贫困村”“后进村”,搭乘“电商”快车,缘何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一系列头衔集于一身的“乡村样板”?
一部手机让乡野土产变为“火爆单品”
一大早,乌林村几名村干部开着小货车缓缓停在村民黄红喜家门口。
看见村干部们来了,黄红喜高兴地迎进家中。附近的村民听见后,也迅速跑回自己家中,提着大包小包来到村干部们身前。
对于村民们来说,只要村干部们开着货车来到家里,就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
只见几名村干部中,一位身形微胖、短发微白、戴着眼镜的中青年男子,从挎包里熟练地点出几张百元钞票,递到黄红喜和几位村民手中。随后,他又招呼其他村干部,将黄红喜身旁早已打包好的腊鱼腊肉等干货装车。
在农村待了一辈子的黄红喜,拿着
钞票既开心又好奇地问:“书记,那些大城市里的人什么没吃过、没见过,他们还会瞧得上这些土货吗?”
随之,传来男子爽朗的笑声。男子边搬东西边回答:“当然瞧得上啊,您是不知道,现在的城里人就稀罕我们农村的腊货! 每次我们直播的时候,这些东西就一抢而空。”
“原来是这样啊!”黄红喜露出恍然的神情。
一时间,男子与村民们愉快的笑声在乡村里弥漫。
男子名叫漆国伟,单看他的容貌,很容易将他看成是一位辛勤劳作的农民。但实际上,“80”后的他是这个村的党总支书记。2018年起,漆国伟放弃经商回到村里。从此,乌林村的整体面貌一年比一年好。
工作中,漆国伟除了是村干部,还有另一个身份——一个拥有十多万粉丝的抖音“网红”。
“手机前的宝子们,这是我们今天早上刚收上来的腊鱼腊肉,都是我们村民自己腌的,点下面小黄车赶快下单……”直播间里,漆国伟换上衣服,与联合村妇女主任梅娥一同开展直播,一百多斤刚收上来的腊货不到一小时就被网友一抢而空。
“我们的初心,就是让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洪湖的优质农产品。”梅娥说。
村干部们带头直播带货的火爆是乌林村发展电商产业的一个缩影。
作为洪湖市一个普通乡村,乌林如何搭上电商产业发展快车? 那些我们熟悉的父老乡亲,又是如何放下农具、拿起手机,做起了“时髦”的“直播带货”呢?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