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5月08日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高新区太湖港街道:

小龙虾“蹦”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 记者 黄思明 孙颖 通讯员 佘其军

  “满满一笼!”近日,荆州高新区太湖港街道罗滩社区车沟队村民徐元波下塘捕虾,将塘里的捕虾笼使劲一提,便听见里面“哗啦哗啦”的响动,那是小龙虾在笼里蹦跳,他咧开了嘴角:“这一笼,至少有20公斤!”

  现在正是精养清水小龙虾上市的季节,像这样的捕虾笼,在他的塘里一个挨着一个。徐元波说,今年他投放了250公斤虾苗,又添了一块14亩的塘,因为水质好,成活率达到95%,预估收入接近20万元,“纯利润比去年还要高不少。”

  今年虾苗价格比去年贵,成虾销售价格与去年持平,但为何纯收入比去年高?这是水生态环境变好带来的效益。

  在车沟队村,小龙虾养殖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过去因为沟渠水质差,养殖成本高,村民收入并不可观。徐元波说,河渠水质不好,下虾苗之前就要灭青苔、灭螺,喂养时还要投养藻类、打井抽水,一亩塘的养殖成本比现在高出5000余元。

  沟渠是长江的毛细血管,近年来,罗滩社区扎实推进支流沟渠清淤疏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小微水体管护,水质持续好转。

  徐元波虾塘的边上就是五支渠,只见渠水清澈见底,水草随波摇曳,不时有鱼群穿梭其间。罗滩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邓汉鹏说,社区境内有4条沟渠,均为港中渠支渠。在“清渠洁岸”和“清洁家园”行动中,党员干部、志愿者和村民一起动手,清理了沟渠杂草和淤泥,让水系畅通、水质好转。同时,还开展生态治理,投放千斤鲩鱼、鳊鱼,养殖净水植物,如今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以上。

  村口,荆州骁逸水产养殖合作社门前,工人们正忙着将刚收上来的小龙虾分拣、称重、打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合作社负责人张翔说,4月至10月都是小龙虾销售旺季,今年产量比去年增长20%,现在每天可收3000斤,主要销往北、上、广、江、浙、沪,单日产值达到4万元。

  好生态带来产业兴、促进百姓富。邓汉鹏介绍,今年精养小龙虾农户平均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5%,社区还将抢抓荆州高新区打造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与加工中心的机遇,围绕小龙虾谋划延伸产业链,让小龙虾“蹦”出乡村全面振兴新活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