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卢成海 特约记者 汪振华 杨柳
5月4日上午,荆州市太师渊公园足球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接力,两家医院的医护团队高效接力,社会多方力量紧密配合,最终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一名心脏骤停男子的生命。
高温下激烈运动56岁球员突然心脏骤停
当天上午,一场业余足球比赛在高温下激烈进行,当时气温高达30℃。持续1个多小时的对抗后,球员们纷纷在场边休息、喝水。
10时29分左右,56岁的球员老胡突然毫无征兆地昏倒在地,随即口吐白沫、全身僵硬,喉部发出异常打鼾声,情况万分危急。
原来,老胡是荆州本地人,但长期在外地工作。从10多岁时起,老胡就一直喜欢踢足球,球龄至今约有40年。4年前,因为心血管堵塞,老胡的心脏装了2枚支架。
今年“五一”假期,老胡特意回荆探亲。闲暇之余,他会和队友们一起切磋球技。没成想,此次在高温下剧烈运动,居然引发了心脏骤停。
第一时间伸援手三医医生赢得黄金5分钟
据了解,太师渊公园足球场大部分时间免费对外开放,来此踢球的足球爱好者颇多,他们以中老年人为主,50多岁的还算是“年轻队员”。
荆州三医医联办主任马德波(53岁)、中医主任医师俞强(62岁)经常也在太师渊公园球场踢球。事发当天,他们和老胡等人踢完球后,也在球场的另一侧草坪上休息。听到对面的呼喊声后,马德波、俞强等人立刻跑了过来。
凭借专业经验,马德波判断这是心源性猝死的前兆。据了解,心脏猝死的黄金救治时间只有短短的5分钟,如在5分钟以内,能够得到有效的心肺复苏,患者获救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马德波立即指挥周围群众拨打120,随后跪地为老胡进行心肺复苏,俞强则同步进行中医穴位按压。
现场其他队友和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有人跑到公园大门口等待急救车,为急救人员指引最近路线;有人抬起老胡后颈,保持呼吸通道畅通;因天气炎热,还有人在一旁为施救者和老胡扇风;还有人轮流替换马德波进行胸外按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持续约5分钟的紧急抢救后,老胡的身体逐渐放松。
中医急救团队接力心梗男子成功获救
几乎同一时刻,荆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大厅电话铃声响起。值班调度员梅婷仅用44秒就派出距离最近的荆州市中医医院救护车,并在派车后持续与报警人通话,指导热心市民实施胸外按压急救措施。10点30分,荆州市中医医院由急诊医生李平、护士赵长宜和司机祝翔组成的院前急救团队接到指令后迅速出发。
急救团队赶到现场时,老胡双目合闭、意识丧失、面色紫绀、颈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显示心室颤动。李平医生迅速跪地接力展开心肺复苏,并指挥准备除颤。随着除颤仪的放电完成,监护仪终于出现了心电波动。随后,医护司团队紧密配合,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呼吸气囊通气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随着患者心跳的逐渐恢复,院前急救团队立即与荆州市中医医院院内取得了联系。院内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的团队已经准备就绪,快速调配急救设备,并开启了绿色通道。10时57分,救护车驶入医院急诊科,抢救小组迅速完成交接,于11时02分将患者安全送达重症监护病房。此时,患者对疼痛已有反应,意识开始逐渐恢复。
重症医学科医生刘军、王坤带领救治小组迅速展开了生命监护和抢救工作。分管急危重症的覃松柏副院长召集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了“生命支持四维管理”治疗方案,涵盖循环支持、心脑保护、呼吸管理和中医中药介入。在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老胡神志逐渐恢复,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运动需量力而为掌握急救技能人人受益
急性心肌梗死的黄金抢救时间仅有5分钟,老胡能够转危为安,得益于荆州三医2名医生的专业施救,也离不开现场队友和热心群众的及时援助,以及120指挥中心的高效调度、荆州市中医医院院前院内急救团队的专业接力。
“当时根本来不及多想,只想着一定要把人救回来。”马德波回忆起救援过程时表示,“心肺复苏必须越早越好,每延误一秒,生命的希望就会减少一分。”作为荆州三医的职工,他多次参与医院组织的急救技能培训,此次正好派上用场,用专业技能挽救了一条生命。
此次事件也为公众敲响了警钟。荆州三医呼吁广大市民,学习掌握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急救技能;高温天气下,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应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注意补充水分,预防中暑;发现有人倒地昏迷,要立即拨打120并在原地进行急救;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5-6厘米。
这场生命救援接力,生动诠释了“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真谛,也彰显了医护人员与热心群众守护生命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