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思明 孙颖 通讯员王姚娟)“现在房前屋后干净了,河道水清岸绿,住着特别舒心。”近日,家住荆州高新区秘师桥社区的李阿姨点赞。
今年以来,荆州高新区以“干群同心、查治同步、机制同建”的“三同”模式,纵深推进“清洁家园”“清渠洁岸”专项行动,全域生态承载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各类垃圾4890吨,整治河渠56.5公里,群众环境投诉量同比下降60%,一幅生态宜居的新画卷正在荆州高新区徐徐展开。
干群同心,营造共建氛围。今年以来,荆州高新区广泛发动党员和群众参与“清洁家园”“清渠洁岸”行动,通过入户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累计动员居民群众投工投劳5900人次。同时,构建“学、研、督、治”一体化治理体系,推动111名党员干部示范整改,辐射带动500余户群众参与。此外,定期联动荆州学院青年志愿者,会同村(社区)开展“清洁家园”行动。
查治同步,美化城乡环境。开展“三堆两垛”“三乱”整治行动,对入湖入河排口进行全面排查,拆除乱搭乱建226处、清理“三堆两垛”681个、清运垃圾4890吨。落实130万元管护资金,将134条干支渠共218公里纳入清淤或常态化管护范围,目前已完成清淤56.5公里。
机制同建,确保长效治理。印发《荆州高新区2025年洪湖流域综合治理任务清单》《荆州高新区洪湖流域2025年“清洁家园”“清渠洁岸”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村庄人居环境常态保洁清运机制,通过网格化清运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群众环境投诉量同比下降60%。细化问题原因、目标任务、项目措施、资金来源、责任时限“五张清单”全闭环工作机制,区领导开展专题调研6次,纪检部门累计督办问题65件,整改完成率90%,约谈履职不力干部16人次。健全河湖渠沟长效管护机制,派驻13个工作组下沉基层,推行“专业养护+志愿巡护”模式,推动134条河湖沟渠实现“水清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