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5月13日
第A005版:理论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以“头雁效应”引领作风建设

  □陈德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各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激活“神经末梢”,能推动作风建设从“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延伸,从“点上突破”向“面上开花”拓展,让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充盈干事创业的每个角落。

  上下同欲者胜,以上率下者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穿透力,关键就在于“从党中央抓起、从高级干部做起”。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倘若领导干部端架子、装样子、混日子,这样的作风自上而下传导,群众必戳脊梁。

  破局之道,就在于领导干部首先明确要怎么做、该怎么改,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在实际工作中扛起“施工队长”的担当,带头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在一张板凳上、从方言土语中了解实情、摸透情况。在廉洁自律方面立标杆、作表率,从一顿饭、一杯酒、一张卡等“小事小节”中筑牢防线。注重收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并优化工作方式方法,让作风建设既自上而下带动,又自下而上反馈。只有把“给我上”变成“跟我上”,把“看着办”转为“马上干”,才能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以“头雁效应”引领作风建设,要靠制度持续加压,让改作风从“软要求”变成“硬约束”。一方面,构建纵向到底的责任链,形成压力传导的闭环。从“一把手”到普通工作人员,逐级明确职责分工和任务清单,细化履职尽责、公务接待、会议文件等各环节各流程工作标准,划定“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另一方面,织密横向到边的监督网,构建多维联动的监督体系,让“躺平者”躺不住、“作秀者”现原形。针对“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的新动向,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苗头,做到露头就打、有反映必究,让隐形问题、变异问题无处遁形。同时,用好考核指挥棒,将作风表现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紧密挂钩,让作风优良、群众认可的干部得褒奖、受重用,让顶风违纪、评价不高的干部丢面子、挨板子。只有制度真正“长牙带电”,才能有效推动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涵养正派作风。

  作风建设的成效沉淀为融入血脉的行动自觉,既要靠春风化雨的精神滋养,更需要千锤百炼的实践锻造。领导干部要带头以“赶考”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学习教育中,通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强筋壮骨,在典型案例警示中校准偏差,从窑洞里的“小油灯”、井冈山上的“红米饭南瓜汤”等红色故事中深挖精神富矿,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主动走出“舒适区”、勇闯“矛盾窝”,在乡村全面振兴、基层治理、矛盾调处等一线摔打锤炼,以实干实效检验作风成色,努力把群众急难愁盼的“必答题”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行动表”。

  (原载5月7日《人民日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