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5月13日
第A003版:特别报道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清华大学智能与计算传播专家符伦瑞:

AI赋能 开启传媒智能化新时代

  5月12日,在参观完荆州市融媒体中心后,清华大学智能与计算传播专家符伦瑞说,荆州市融媒体中心在硬件设施、数据平台、内容生产流程上体现出高度的专业化和智能化,尤其是在党建宣传、民生服务和舆情引导方面,已经初步实现了“策、采、编、发、评”一体化运作,展现了地方主流媒体的创新活力与治理能力。

  当前,在生成式AI的助力下,新闻生产和传播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传媒业开启了技术创新应用的新时代。在人机协同的媒体环境中,符伦瑞建议荆州市融媒体中心从三个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构建AI辅助内容生产系统,实现选题推荐、稿件生成、舆情监测等环节的智能协同;二是加快数据中台建设,打通政务、民生、舆情等数据资源,提升内容精准触达能力;三是加强对编辑记者的AI操作培训,推动“技术+业务”双融合,释放内容创新潜力,增强平台核心竞争力。

  生成式AI的诞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其产生和应用过程也伴随着诸多风险,符伦瑞建议,在涉外传播中,应高度重视政治敏感性、文化适应性和语言准确性,要加强人工复核机制,确保输出内容真实可靠、表达恰当,避免文化误读和价值观冲突。同时,建议建立内容可追溯机制,提升信息透明度和责任意识,确保AI成为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助手。           (记者 陈雪玲)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