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5月14日
第A004版:石首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开足马力 石首农产品加工企业产销两旺

  本报讯(通讯员陈子阳 骆芬芳张露露)初夏的石首,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今年以来,各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市场销售一派红火。

  在湖北明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整齐的腌制桶映入眼帘,桶中盛着本地特色农产品——荻笋。经过前期的清洗、漂烫、腌制等工序,工人们正熟练地对腌制好的荻笋进行脱盐、剥叶、去根等处理,最后打包装袋,准备发往荆州、武汉等地。

  据介绍,该企业今年通过技术升级改造,投入2条智能化生产线和1个8吨的天然气锅炉,在3月的采摘黄金期共收购800吨荻笋,产能相比以前提升了近10倍,有效缓解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正值小龙虾上市时节,在锅圈欢欢食品(湖北)有限公司,一筐筐小龙虾正通过自动化传输带进入验收区,对其进行品质检验和规格分级。同时,加工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动作娴熟地进行分拣、清洗、调味、包装等操作,鲜活的小龙虾最终变成香气四溢的调味小龙虾和麻辣虾尾,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目前,该工厂小龙虾生产线总数已达到8条,可日产调味小龙虾50吨,全力满足市场对小龙虾产品的旺盛需求。

  近年来,石首市充分发挥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通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产能提升和品质优化,持续完善生产工艺,拓展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