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特科技3年完成18项科技成果转化,多个产品站上产业链顶端——
设备正进行着精确的物料配比,控制室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曲线记录着又一批高纯度产品的诞生……近日,走进荆州能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特科技”)生产车间,身着工装的企业青年突击队员正在进行新工艺参数的调试。
作为荆州经开区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多年来,能特科技持续深耕医药中间体赛道,通过打造多支核心产品矩阵,将主导产品培育成产能规模变大、市场占有率更高、产品品质更优良的行业标杆。近3年来,公司获得知识产权18件,累计进行18项科技成果转化。
核心技术持续攻克,得益于能提科技研发团队——青年突击队集思广益、集智攻关、并肩前行的坚持。
研发工作时间紧、节奏快、任务重,但丝毫没有影响青年突击队攻克技术难关的信念和勇气。研发圆柚酮产品初期,由于产品对纯度要求极高,结晶、分离等工艺难度较大。在队长刘鹏的带领下,大家挑灯夜战,对工艺从头捋了一遍又一遍,查找问题症结。最终,通过更换设备、优化工艺,及上百次的反复实验,历经数月,终于研发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
凭借着持续的技术突破,能特科技一次次上演“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故事,多个产品已站上全球产业链顶端。“公司生产的治疗哮喘和呼吸道抗过敏的孟鲁司特钠中间体MK5,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以上,处于绝对龙头地位;生产的治疗高血脂和高胆固醇的瑞舒伐他汀系列中间体,其中R1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处于全球市场主导地位。”能特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全球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发展中,能特科技持续发挥青年突击队技术探索者、创新实践者的作用,制定系列切实可行的转型升级方案,将一个个奇思妙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转化为行业升级的澎湃动能。
“我们积极引进环保型生产设备和工艺,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最终通过技术革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式,在‘降低能耗’上精打细算、大做文章,将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贯穿‘生命周期’,公司已成为行业绿色制造的标杆。”该负责人介绍,能特科技于2023年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以科技创新作为突破口,一系列“卡脖子”技术也相继被突破。能特科技自主研发的以生物合成学生产维生素E工艺,颠覆了全球运行了几十年的全化学合成技术,具有投资省、成本低、绿色低碳的显著特点;以生物基法尼烯合成维生素E关键原料异植物醇的先进工艺,于2018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荣获“201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不仅提升了能特科技的市场竞争力,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