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康丽
在湖北车桥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工程师王国良正俯身指导工人安装自己研发的创新装置。
创新,是王国良身上的鲜明标签。这位手握51项专利的技术专家,自1992年入职以来,从手工绘图到电脑设计,从车间学徒成长为工艺骨干,支撑他一路蜕变的,正是刻进骨子里的钻研精神。凭借这股爱学习、爱钻研的劲头,他在工作中脱颖而出,2016年被公司委以工艺设计工程师的重任。2022年,在公司搬迁新厂的关键节点,王国良的创新能力迎来“高光时刻”。面对设备布局、产线规划等系统性难题,他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带领团队完成从工艺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全流程攻坚,助推企业完成新厂搬迁。
2024年,王国良成功申请了一项关于起子充气快插接头的专利,解决了
公司长期以来的外购难题。“这个起子接头,一开始我们是从外面采购的,不但价格高,现场使用效果还不理想。”王国良介绍,此前与厂家联系,希望他们把中间气孔做大一点,厂家表示有难度,交付期也比较长。王国良决定自己来解决,“我先用电脑模拟设计,经过多次攻关,把气孔从2.5毫米成功加大到6.5毫米。由于是自制,节省了大量采购成本,现在已经应用到产线上,效果还不错。”
作为工艺设计工程师,王国良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从新产品制造过程的精细分解,到制定控制计划、设计工装、培训工人,再到产品验收,每一个环节他都严谨对待,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工友学习的榜样。
三十载春秋,从传统车桥到新能源领域,王国良用创新诠释担当,以匠心守护品质,始终以“归零”心态迎接挑战。正如他所说,工艺设计没有终点,唯有紧跟时代脉搏,才能让“中国制造”在全球赛道上越跑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