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6月14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以改革破题用服务增效

——荆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提质升级掠影

  □ 记者 王大玲 通讯员 秦天

  “现在,办理业务真方便!”6月10日上午,在荆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法人服务专区,张先生只用10多分钟便完成了企业变更手续,高效的服务让他印象深刻。

  张先生的体验,正是经开区政务服务变革提速的缩影。近年来,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探索打造“全产业‘一链通办’”服务模式,已累计为企业解决立项、规划、图审审批等方面的疑难问题48个,协助191家企业融资244亿元,落实人才引进、子女就学等事项68件;高效推进12345热线工单办理,今年1至5月,实现及时签收率、按时反馈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高效办成一件事”把“一堆事”变成“一件事”

  6月10日上午,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安排人员到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考察,就在园区设立“惠企助企综合服务中心”进行细化部署,推动涉企服务事项高度集中、高效办理。

  “高效”始终是经开区政务服务的核心目标。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认领落实23项重点事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4项。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将原先需要跨部门办理的“单项事”整合为“一件事”套餐。以“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为例,变串联服务为并联服务,实现市场监管、公安、银行、税务、社保等6个环节“一次申报、并联审批”,办理时间压缩70%以上。

  经开区还不断优化“全产业‘一链通办’”服务模式,“听、问、查、议”相结合,围绕企业市场准入、办税服务、投资项目审批、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开展调研,聚焦主导产业链上企业全生命周期,重塑流程、整合资源,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完善“一链通办”事项办理指南,项目落地时间平均缩短60%。

  今年2月,经开区“全产业‘一链通办’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被列入湖北省2024年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典型案例,同步入选2024年度荆州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12345热线不当“二传手”

  当好“问题终结者”

  “您反映的线缆掉落问题已经解决,如果有情况可以再和我们联系。”

  4月25日下午4时,联合街道某小区居民刘先生接到经开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公室(以下简称“区12345热线办”)电话,得知上午刚反映的问题下午就得到解决后,刘先生好评连连。

  当日上午11时,刘先生致电市12345热线,反映经开区原荆棉厂内道路上有通讯电缆,影响大家出行。

  接到市里转办的工单后,区12345热线办第一时间联系联合街道前往现场察看,并督促联合街道立刻进行处理。从接到转办工单到问题解决、再到回复诉求人,全程不到6小时。

  成立才2年3个月的区12345热线办,主要负责将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办来的工单转至辖区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并督促职能部门及时签收、按时办结。区12345热线办拒绝当“二传手”,对市级转办的工单始终坚持“问题不解决不销号”,以加强督办、抽查回访等方式,跟踪、监督工单处理结果,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妥善处理。

  区12345热线办还开启“未诉先办”服务机制,通过分析工单大数据,提前解决高频投诉事项。高考前夕,梳理往年同期反映较为集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趋势性研判、预警性分析后,该办联合相关部门提前对学校及周边区域开展噪音隐患、交通状况、餐饮住宿等排查,实现问题发现在前、处置在先,确保高考平稳有序。

  在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改革是对企业变更时一次性拿到5个证照的承诺,是企业群众“现在办事可真方便”的一句认可……这场发生在政务服务窗口的“静悄悄革命”,正让“高效办成”成为习惯,让“百分百满意”成为常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