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飞 和璐瑶
上午8时,公安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刚上班,鲁华纸业董事长徐小华就来到办证窗口办理施工许可证。陪着他一起来的,是公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城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陈亮华。
鲁华纸业是公安县招商企业,初来乍到,地方不熟,流程也不清楚,徐小华曾有过担心。但“项目管家”陈亮华的及时到来,为徐小华打消了顾虑,“多亏了陈主任。他带着团队,把企业所有需要办理的手续梳理得一清二楚,哪些他们能代办,哪些部门会帮助协调,列了个‘明白单’。”徐小华记得清楚,像工商注册等一些事项,陈亮华和团队直接帮企业跑腿办妥了,比预想的落地时间至少提前了两个月,这让企业得以把精力都集中在设备引进和安装调试上,企业的投产周期因而大幅缩短。
陈亮华的“陪跑”服务,远不止是证照办理,而是打造了一套全周期的项目服务体系。他为企业量身定制“联办方案”,全程代办,真正打通了项目落地的“最初一公里”。随着项目推进,规划设计卡壳、环评安评进度滞后、施工图审查反复等情况都可能让项目停滞不前。陈亮华带领团队把办公室“搬”到项目一线,每天走访企业,对接第三方服务单位,实时掌握规划设计、环评安评报告编制等关键节点的进度。同时,牵头组织规划、住建、环保等职能部门提前介入,对项目规划方案、评价报告进行联合会审和指导,力求一次过审,避免企业来回折腾。
“在项目建设关键阶段提前‘把脉问诊’,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风险点。这种‘贴身’监管,确保了项目建设既快又好,经得起检验。”每天雷打不动深入项目现场,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这是陈亮华坚持多年的“一线工作法”。
湖北旺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甲方代表李昌海打心眼儿里感谢陈亮华,原来,公司项目建设时遇到地下电缆冲突,按常规流程协调,至少耽误两周时间。陈亮华现场打电话协调,半小时内将相关产权单位负责人请到现场,当场研究解决方案,当天进行电缆迁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陈主任真是‘及时雨’,这种解决问题的速度和魄力,我们服气!”李昌海由衷赞叹。
项目建成,投产在即,陈亮华的服务并未止步于硬件建设。了解到企业投产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用人难”和“技术支撑”,陈亮华积极利用县里的人才政策和资源平台,为企业精准输送人才。同时积极协助企业与本地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技术研发合作。从项目签约到生产线顺利运转,陈亮华以“贴身管家”般的细致和“坚实后盾”般的可靠,诠释着一名基层干部服务经济主战场的责任与担当,他对自己还有着更高的要求,“工业领域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企业需求日益多样化。这需要我们在服务过程中保持学习和创新意识,关注行业前沿动态,重视企业反馈的问题,分析服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持续改进服务流程和方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