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6月26日
第A004版:沙市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沙市区以阵地升级带动服务创新——

找准服务“小切口” 做优为民“暖心事”

  本报讯(记者周蓉 陈丹 通讯员徐盖)日前,沙市区工农村、跃进路等5个社区完成改造,实现了从“社区管理”向“群众主理”的转变,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温暖港湾”。

  改造前,社区干部主动作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对接2000多户居民需求,梳理完成群众需求、社区服务、商业业态“三张清单”,真正做到按需定制服务。工农村社区设立乐享读书区、打造老年人康养区,分别为儿童和老人提供托管服务和免费健康检测;武德路社区携手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岐黄学堂”,满足年轻人养生需求;凤台社区以非遗汉绣为纽带,搭建邻里互动交流平台;跃进路社区将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区域压缩至最小,将95%的场地留给居民,并打造了非遗传承区、楚简工作室、儿童游乐区等多元空间。

  改造后,社区超80%的空间用于居民活动,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会客厅”,让邻里纠纷在“邻里话坊”中化解、温暖在共享空间里传递。

  沙市区以阵地升级带动服务创新,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基层。工农村社区引入电力缴费等终端设备,实现高频政务服务“家门口”办理;跃进路社区组建“居民志愿主理人”队伍,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文化坊社区联动医疗机构,打造“幸福医馆”公益项目……该区以干部素质提升为抓手,推动基层干部主动贴近群众,用“小阵地”撬动“大治理”,绘就出党群同心、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崭新图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