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中
由中央电视台、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央视纪录频道与湖北卫视联合摄制,张晓敏执导的人文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以八集篇幅为载体,将历史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精妙交融,全方位呈现了楚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兴衰历程,深刻诠释了楚文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深远意义,堪称历史人文纪录片中的上乘之作。然而,笔者在观影过程中留意到,片中部分内容在史实表述方面或存可探讨之处,现将其中一例展开分析,以期与学界同仁共同商榷。
在《楚国八百年》第六集《劫难》中,纪录片描述伍子胥率三万吴军精锐奇袭楚国,势如破竹攻入郢都,楚国全民皆兵、竭力死战,致使吴国一举灭楚的计划在楚人反抗声中落空。纪录片同时提到,吴国因“只知进、不知退”而骤兴骤亡,楚国则在惊涛骇浪中逃过灭顶之灾,“迁都纪南城”。片中一段解说词与字幕称:“后来,楚人在今天的江陵一带建起了一个新的都城,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纪南城。在楚国,凡是有王宫的地方,都被称为郢,冠以地名,以此识别,因为这座都城位于栽地,所以叫做栽郢。
出于习惯,楚人仍然简称这个新的国都为郢都。”上述表述暗含两点关键信息:其一,此前楚国都城“郢都”并非纪南城;其二,纪南城是楚昭王迁都后才作为楚国都城,并被命名为“栽郢”。
这一叙述与主流文献记载存在显著差异,以下试举数例辨析。荆州官方史料显示: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熊赀将楚都迁至郢(今纪南故城)。楚国存续八百余年,其中定都于郢长达411年,历经21代楚王。
早期文献记载。《史记・ 楚世家》载:“五十一年,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楚怒,以随背己,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亦载:“文王熊赀立,始都郢。”两则记载虽未明确“郢都”是否为纪南城,但后续文献可佐证二者关联:成书于东汉(公元54年—92年)的《后汉书 ・ 地理志》“江陵注”明确指出:“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阳徙此。”说明郢都位于江陵。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卷二十八・沔水二》详细记载:“江陵西北有纪南城,楚文王自丹阳徙此,平王城之。班固言:楚之郢都也。”文中进一步描述纪南城周边地理风貌,如“子胥渎,盖吴师入郢所开也”,直接将纪南城与“郢都”关联。
魏晋时期,杜预镇守荆州时曾考证明:楚国“国都于郢,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是。”
唐代《括地志》亦引用此说,并明确纪南故城“在江陵县北十五里”。
据上述文献记载,纪南城作为楚国都城的起始时间可追溯至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郢都,其作为楚都的时长为411年。而纪录片所述“楚昭王迁都纪南城”的时间为公元前506年,较文献记载晚183年。这一差异亟需结合史料进一步考证澄清,以确保楚国历史叙事的准确性与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