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周蓉 陈丹 通讯员 胡箫吟 张慧茈
“现在十户长就住在隔壁,水管漏水喊一声马上来!”日前,沙市区观音垱镇枪杆村村民李大爷指着院墙外“肖李台第2十户台区”标识牌感慨,现在连卫生评比都细化到十户,红黑榜一贴,大家面子上过不去,都抢着把院子收拾干净。
一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观音垱镇推行“十户长制”后基层治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该镇以枪杆村为试点,创新推行“十户长制”,将全村531户科学划分为46个“十户台区”,构建起“党群共治、微格精治、激励巧治”的全新治理体系。十户长每月组织召开屋场会、院落会,实现“小事不出台区,大事上报村‘两委’共商共办”,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在人员选拔与管理方面,观音垱镇充分挖掘党员、“五老”等力量,通过村民自主推荐、民主评议,选出46名责任心强、口碑好的十户长,负责卫生督导、矛盾调解、政策宣讲等工作。同时建立“月评比、季奖评、半年审”动态管理机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履职不力者及时调整。此外,创新实施“十户台区积分制”,制定16项正负清单,将积分与村集体年底分红挂钩,并评选“优秀台区”“台区榜样”,充分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十户长制”推行仅6个月,枪杆村便实现了蝶变。人居环境方面,村民主动打扫房前屋后,十户长带头清理公共区域,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社情民意反馈更加畅通,已收集村民建议30余条,解决生产道路修缮、路灯安装等16项民生问题;文明乡风日益浓厚,邻里互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7类文明典型获得表彰;政策宣讲以拉家常的形式开展,社保缴费、反诈禁毒等知识深入人心;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开展,及时有效调解13起纠纷。
观音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枪杆村经验为范本,在全镇范围内深化推广“十户长制”,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向精细转变,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全力书写乡村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