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明金 通讯员 张雪 邹桐
近日,在松滋市公安局青年民警座谈会上,45名青年民警提出“建议增加跨警种轮训,让青年民警快速成长”等36条建议。这场畅所欲言的“诸葛亮会”,是松滋市公安局压茬推进“队伍素质提升年”专项行动的举措之一。该局通过构建“警示教学+实战跟训+积分激励+爱警暖警”四位一体机制,从教育培训、能力淬炼、考核激励等多维度发力,推动队伍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双提升。
“周四课堂”找不足补短板
今年年初,松滋市公安局推出“周四课堂”,针对民警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应用等领域的不足,分享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4月17日,该局法制大队大队长赵华登上讲台,以《涉企犯罪案件办理中存在的执法问题及应当注意事项》为题授课。在他的讲解下,常见涉企案件执法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注意事项变得简明易懂。听课民警感觉内容充实解渴。新江口水陆派出所一中队指导员赵温凯说:“这堂课使我受益匪浅,进一步强化了规范执法意识,我近期侦办的案件在全局执法质量考评中排名第一。”
今年1至4月,松滋市公安局通过“周四课堂”,讲解突出问题、注意事项和优秀经典案例20多个,培训民警超200人次。
“‘周四课堂’不是走过场,而是靶向治疗。”松滋市公安局政工室主任刘爱军介绍,该局组织机关各警种主官和业务骨干轮流授课,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答疑”模式,确保民警学深悟透、学以致用。
跟班淬炼强本领育尖兵
“在情指中心跟班学习一个月,让我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陈店派出所民警李祖顺的成长轨迹,是松滋公安“跟班学习补短板”计划的生动写照。
今年年初,李祖顺在松滋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跟训一个月。结业前,他结合派出所接处警存在的问题,思考破局对策,完成调研报告《基层警务效能提升路径研究》。近期,他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民生案件侦办中,仅用3小时就破获辖区一起盗窃案,为受害人追回全部被盗财物。
今年以来,松滋市公安局打破警种壁垒,每月选拔派出所青年民警到情报指挥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基层基础管控中心等跟班轮训。
跟班轮训机制突出“实战+复盘”。青年民警在新的岗位上参与重大案件侦办、应急处置演练,并独立完成专题调研报告,在实践与总结中不断成长。目前,已有8名派出所青年民警通过跟班轮训成长为业务骨干。
考核激励双驱动聚警心
4月,民警吴怡亮在第一季度考评中,凭借出色的执法质量和良好的群众评价获得高分。根据积分制考核结果,他不仅获得松滋市公安局“季度之星”称号,还被提拔为国保大队侦查中队副中队长。
这一结果得益于松滋市公安局以“公平+贡献”为标尺建立的民警精细化考核体系。刘爱军介绍,该局将民警的个人日常表现量化形成个人积分,将执法质量、群众评价、创新成果等纳入量化指标,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制度,并将积分与评先评优、岗位调整、职级晋升挂钩,树立起“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的鲜明导向,让“躺平者”无处遁形,让“奋斗者”脱颖而出。
在这样的考核机制下,松滋市公安局干部梯队建设呈现崭新面貌。数据显示,该局“90后”副中队长以上干部有76名,当地最年轻的派出所所长年仅33岁。
除了严格的量化考核,松滋市公安局还扎实做好十大爱警暖警实事。不仅建立起民警辅警紧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实行战时激励和送奖上门,还定期组织警体活动缓解民警辅警的压力。
从“周四课堂”直面短板到跟班轮训实战淬炼,从量化考核刚性约束到爱警暖警柔性关怀,松滋市公安局打出一套提升队伍素质“组合拳”,激活了队伍建设“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