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04日
第A009版:监利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探访中国首个基本农田保护区:守好“饭碗田”

    无人机作业预防水稻田间病虫害。(记者 徐美平 摄)

  □ 中新社记者 武一力

  6月25日是中国第35个全国土地日。在湖北监利市毛市镇老河村,长势正旺的中稻伴着微风如波浪般涌动。田埂边,一块写着“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的石碑,既是对37年前诞生于监利的中国首个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纪念,也见证着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决心和努力。

  监利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南端,是中国优质粮主产区。监利市周老嘴镇党委书记许安高表示,基本农田就是农民的“饭碗田”。20世纪80年代,监利乡镇密集建厂,对耕地的占用日益加剧,加之人口增加,粮食产量有限,这片物资富饶之地竟面临“吃饭问题”。

  在严峻形势下,1988年3月,监利划定3个保护区,涉及17个行政村,共105个地块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37792亩,占3个保护区面积的92.2%,并提出“六不准”:不准建房、不准葬坟、不准挖沙取土、不准扳砖烧窑、不准毁田造林和不准乱挖鱼池。

  这一构想得到上级部门肯定。随后,基本农田划区工作在中国大面积展开。

  目前,监利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片块73648个,保护面积246.76万亩,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湖北省首位。

  为调动乡镇、村组、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耕地保护与开垦的积极性,今年,监利将占补平衡新增耕地后期管护经费由每亩400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每亩1200元,分3年奖补到农户。同时,按指标交易净收益的20%给予乡镇奖补,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能。

  记者在监利多个农田看到,无人机成为农民手中的“新农具”,既能均匀播种,又能监测作物长势。

  监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谭敦斌说,为了提升耕地保护效能,监利推进人防与技防结合,建立“高空看、智能判、网上管、地上查”的北斗巡田平台,实现耕地保护全覆盖。

  他介绍,北斗巡田平台采用全智能感知,监控范围内只要有挖掘机、推土机、建筑材料等违法嫌疑标识物进场停留5分钟以上,系统就能抓拍并精准定位,实现自动识别、自动分析、自动推送预警信息,无人机可根据北斗定位迅速到达现场取证。

  此外,巡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软件调用摄像头进行远程察看,并根据导航迅速到达现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确保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37年来,监利保护基本农田不受破坏,成为湖北守住“饭碗田”的一个缩影。

  湖北省政府相关负责人25日表示,该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24年全省耕地面积增至7149.43万亩;湖北粮食产量连续12年站稳500亿斤台阶,助力端稳“中国饭碗”。

  (中新社湖北监利6月25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