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05日
第A001版:01版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江分洪工程三代守闸人:

70余载接力 延续江河安澜的庄严承诺

    荆江分洪工程北闸位于公安县埠河镇西侧太平口,1054米长的防洪水闸如长龙静卧。(湖北日报通讯员 胡锦桥 摄)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高琼 胡锦桥 艾国臣

  公安县埠河镇西侧太平口,长江与虎渡河交汇处,1054米长的防洪水闸如长龙静卧,54孔钢质弧形闸门矗立在钢筋混凝土上,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进入汛期后,荆江分洪工程北闸工作人员陈凯每天都会和同事上闸巡检。

  走、看、查、检、擦…… 这些简单的动作,他和同事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在每一次巡检中,他都充满热情,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41岁的陈凯对北闸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外公、妈妈和他都是北闸守闸人,“我在北闸亲历过九八抗洪,见识过真正的英雄。”

  一张奖状见证70年前万众一心铁血筑闸

  “兹有李元发(涂长发曾用名)在此次荆江分洪工程中成绩卓越,堪称模范,经评定为乙等功,特给此状,以资表扬。”

  这是一张1952年6月由中南军政委员会荆江分洪总指挥部发出的奖状,时间过去73年,奖状依旧色泽鲜艳、字迹清晰。

  陈凯介绍,外公生前舍不得将奖状贴在墙上,总是装在公文包里,还会经常拿出来散散潮气,“外公生前不善言辞,很少主动提及参与工程的细节,但从他对奖状的爱惜程度,谁都看得出工程建设在他心中的分量。”

  陈凯的外公涂长发出生于1927年,1952年4月5日,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开工建设,时年25岁的涂长发是30万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后来和战士们一起留下来守卫北闸。

  翻看奖状和老照片,70多年前的记忆静静流淌。涂长发当时在工程器材处警卫排工作,在一张以工程为背景的黑白照片中,年轻的涂长发英姿勃发,身旁锦旗上“模范警卫者”5个大字赫然在目。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