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07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我市四地跻身全国小龙虾产量十强县市区

监利连续13年排名全国第一

  本报讯(见习记者周安一)6月30日,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报告显示,我市监利、洪湖、公安、石首四地入围全国小龙虾产量十强县市区,其中,监利市2024年产量18.24万吨,连续13年排名全国第一。

  荆州是湖北小龙虾的主产地之一。据悉,2024年,全市养殖面积达420.76万亩,其中,稻田综合养殖面积334.02万亩、池塘养殖面积86.74万亩,全年产量58.43万吨,增幅12.26%。近年来,全市重点推广“七钱虾”“虾—稻—憨”“一稻两虾”“虾—稻—鳖混养”以及无沟化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建设集中示范基地19个,面积33295亩,推广应用或辐射带动面积265万亩。

  在加工领域,全市共有64家加工企业,年加工小龙虾36万吨,加工产值159.8亿元。小龙虾生产主体达90575个,其中,企业78个、专业合作社1044个、家庭农场3441个、个体86012个。

  为加快培育壮大小龙虾经营主体,荆州各地纷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21年至今,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135亿元支持小龙虾产业发展。先后支持洪湖市新宏业、万农水产、井力水产,监利市广利隆、鑫满堂红、荆州天宏等龙头企业开展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产业提质增效和产业链建设等项目,发展壮大小龙虾产业。

  此外,我市引进一大批大型企业投资小龙虾产业,将小龙虾打造成为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物流于一体的三产高度融合的完整产业。目前,公安县麻豪口镇建设了100亩小龙虾种质资源库;监利市建设的湖北鲜东方食品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小龙虾产地收购市场150余家,年交易量超15万吨,20多万虾农受益;洪湖市引进福建安井食品,投资10亿元,建设以小龙虾为主的预制菜现代加工基地,小龙虾年加工能力突破10万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