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10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敲门“小鹏”的69天

——洪湖市新滩镇“每周益企”的破局“辩证法”

  □ 记者 马骁 特约记者 陈刚 李友华 通讯员 肖莎

  6月10日晚,位于洪湖市新滩镇的湖北三立车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线上的机械臂规律摆动,整个车间亮如白昼。一旁的办公室内,企业负责人焦杨紧盯着电脑屏幕,难掩兴奋——一封来自小鹏汽车的邮件标题赫然写着:一级供应商认证通过。

  “书记,我们拿到小鹏汽车的一级供应商资质了,感谢您!”看完邮件,焦杨立即拨通了新滩镇党委书记乐观晖的电话“报喜”。

  “恭喜啊,焦总!‘万里长征’走过了重要的一步! 后续企业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开口。”

  ……

  此时,距离这场破解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难题的“求援”,仅仅过去69天。

  一道企业“转型题”,一次干部“大考验”。这座传统工业小镇,用一场实实在在的“作风突围”,为企业敲开了转型升级的“新大门”。

  俯身倾听 车间里传来转型之问

  时间拨回69天前。

  4月3日,企业车间的角落里,焦杨正拿着订单报表陷入沉思。面对日渐衰减的订单数据,她的手指在纸面上不断划出深痕。

  “转型升级,谈何容易? 乐书记,传统汽车零部件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怎么转?”当天,乐观晖带着“每周益企”服务专班,调研湖北三立车灯有限公司。交谈中,企业负责人的心声,乐观晖与专班干部听得格外仔细。

  湖北三立车灯有限公司于2018年落户新滩工业园,主要为东风、吉利、上汽等传统大型汽车整车生产商提供全系列灯具产品。时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作为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企业唯有转型,才能应对市场竞争变化。

  虽说此前已有新能源车企抛来“橄榄枝”,可要对接更广阔的市场,进入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供应链“白名单”,改变传统汽车配件制造订单萎缩的局面,企业难免独木难支。

  “先不谈能否进入大型新能源车企的视野,就连供应链模式我们都不清楚。”焦杨分析,如果三立不能经受住新能源汽车制造大潮的考验,就会在与同类企业的竞争中落入下风。

  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永远解不了企业的难。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新滩镇党委坚持“开门教育”,组建多个“每周益企”小分队,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38次深入园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一线,下车间、看产线、问计策,把服务企业、解决难题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试金石”。

  一系列密集走访下来,十分严峻的现实摆在专班面前:园区内14家像湖北三立车灯有限公司这样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普遍受到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的冲击,传统产品市场需求萎缩,竞争力持续下滑,合作订单量明显减少……

  转型,迫在眉睫。

  归根结底,“白名单壁垒”“客户资源空白”“标准断层”是这些企业共同的“难”。

  如何破局?

  隔天的新滩镇党委会议上,一边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材料,一边是厚厚的企业调研报告与转型需求清单。

  “企业难题就是行动令,镇里的干部作风行不行,战场见真章!”镇党委当即拍板: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兵分多路,多渠道、主动对接国内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解决像三立这样的传统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转型难题。

  躬身入局 迎来“新势力”态度反转

  难题,留给有能力的人;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专班的乡镇干部们,如何摸清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的“门道”? 唯有迎难而上,躬身入局。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