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10日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高新区杨井村的冬瓜吊着长、苦瓜更脆嫩——

种植技术改良 蔬菜身价倍增

  □ 记者 黄思明 孙颖

  盛夏时节,走进荆州高新区太湖港街道杨井村,一排排现代化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低矮的辣椒树上青翠欲滴的果实和白色小花错落有致,翠绿的苦瓜藤蔓缠绕,更引人注目的是,一颗颗硕大的冬瓜悬吊在棚顶,犹如绿色灯笼,展示着杨井村开展种植技术微革新的成果。

  “这些可都是我们增收的宝贝。”该村三组组长唐文华轻轻抚过辣椒树枝叶,自豪地介绍。去年,村里特地从湖南引进樟树港辣椒品种和种植技术,不仅果实饱满,而且花期长、挂果多。洁白的小花谢后,很快就能结出新果,到了夏天,每天都能采摘。

  “根本不愁卖,主要供应湘菜馆。”唐文华说,这种辣椒皮薄肉厚、香辣适中,价格高峰时能卖到每斤12元。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10多亩,即便是价格低谷期每亩收益也有6万元,是市场普通青辣椒收益的两倍。

  另一个大棚里,金黄色的花朵在绿叶间格外醒目,苦瓜长势喜人。这是今年该村新引进的新品种“南山苦瓜”。结合本地情况,对种苗进行优选,不仅保存了脆嫩的口感,还提升了坐果率,更耐储存,亩收益达2万元,比市场上普通的青苦瓜高1.5万元。

  “你看,它像不像在荡秋千?”顺着六组组长杨保元指向的地方,一颗颗冬瓜被藤蔓吊起在大棚上,在空中整齐排列。“这是我们今年新研发的吊蔓栽培技术。”杨保元介绍,改良疏芽技术,只保留品质最好的瓜芽,让营养集中供应,结出的冬瓜肉质厚、品相好,每公斤能卖2元多,是普通冬瓜价格的3倍。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村推广60亩,带动20户农户增收。

  “这些看似微小的技术创新,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杨井村党总支书记郭华介绍,村里通过“种田能人”示范带动,邀请省市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不仅实现了蔬菜品质提升,更开拓了蔬菜市场,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协同配套的能力。当前,杨井村正全力推进“蔬菜明星村”建设,让小小菜篮子成为村民致富“金饭碗”,服务荆州高新区建设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与加工中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