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曲祖志)今年以来,区发改局以“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为总牵引,紧扣“强素质、提能力、转作风、促发展”主线,通过“学讲研”培养强基、“拼抢实”作风提能、“惠便畅”服务增效,推动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为沙市冲刺千亿城区注入强劲动能。
深化“学讲研”培养机制,筑牢素质提升根基。该局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队伍建设核心,打造“发改小课堂”,构建“学、讲、研”一体化成长机制。以学筑基,建立“每月一课”常态化学习制度,聚焦项目谋划申报、地方储备粮管理、流域综合治理等核心业务,动态调整学习主题,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相匹配,增强干部专业理论储备。以讲促融,组织干部轮流主讲,“人人上讲台、个个当教员”,达到“一人讲清、全员学透”的效果。以研破题,有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以“1+33+10”课题研究为载体,组织干部围绕区域经济布局、产业升级路径、重大项目储备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
锤炼“拼抢实”工作作风,激活经济发展引擎。坚持将“拼抢实”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作风,锻造经济发展“主攻手”。以拼强研判,建立“周调度、月分析、季总结”研判机制,今年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68.23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实现“开门红”,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以抢扩投资,紧扣国债、预算内、专项债政策窗口,上半年谋划项目262个,总投资832.3亿元,争取到位预算内及债券资金4.56亿元,以抢跑姿态争取政策红利。以实促提质,构建“双线监测、双推落实、双督办问效”服务体系,推行“双包保”联系制度,成功培育沙市码头文创园等4家企业被纳入市级首批服务业新业态企业名单,助推中雄股份申报省级服务业百强。今年一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89.38亿元,总量全市第一,以务实举措激活经济增长主引擎。
优化“惠便畅”服务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将服务效能作为检验队伍能力的“试金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以惠优环境,制定《沙市区2025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明确“简流程、快办理、优服务”重点任务,推进全省监测评价、巡视巡察及企业投诉问题整改,打造流程更简、办理更快、服务更优的营商高地。以便解企困,组织全区领导干部包联943家重点企业,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温暖行动,建立“搜集—处置—反馈—回访”闭环机制,累计办理企业诉求197个,满意率96.67%。以畅强信用,健全信用信息高效归集机制,进企业、园区开展诚信宣传,为政策落地、办事便利、渠道畅通注入信用动能,今年以来,已归集行政许可1483条,助力6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